•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五育并举”视域下体育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田恩侨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6期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沈阳市垚为学校 110034

摘要

“五育并举”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以一种不可分割并且紧密联系的方式共同存在,相互融合,它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全方位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所在。沈阳市垚为学校作为一所集小初高为一体的民办学校,近年来不断推进“五育”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体育教育为切入点,进而带动“五育”的全面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本文从体育教育推动其他四育发展角度出发,以垚为学校为例进行论述,探讨体育教育推动五育融合的新路径。

关键词:五育并举 体育教育 融合

一、五育并举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1],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向。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确立,明确了新时代整体培养人才的要义。体育教育作为五育中的基础一环,在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思想之时就被列为首位,这不仅是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拥有健全心理品格的保障以及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而且也是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合的关键所在。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作为五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推动其他四育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五育融合实践

以体育德

学校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拥有以健康生活为前提的正确人生观和体育运动中所传递的严格的纪律性。二是培养学生强身健体终身运动和重在参与的理念。三是体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不畏惧困难挫折,努力拼搏奋斗的好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集体项目中不断鼓励学生的协作精神。这些品质的培养日后对于班主任在班级中的管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四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品质。太极扇作为垚为学校的常规体育教学内容和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刚柔并济,海纳百川等价值内涵。教师以此可以来培养学生的德行。在团队表演时,相互磨合和配合可以传递出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同舟共济的精神。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加直观传递的德育情感便是爱国主义思想品质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不仅是在体育课堂中直接传输,鼓励学生勇于拼搏不放弃,更是在体育活动的策划过程当中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贯穿在其中。作为垚为学校体育节常规项目火炬手传递,每年都会将神圣的北京奥运火炬在学校进行传递,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一环,通过课堂和各种活动,由点及面,就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来。

以体益智

体育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也有共同之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上的活动,而是需要脑力与智慧的活动。体育中的智育也无处不在,一是为学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提身体保障,二是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能力,例如在球类运动中要求运动员要具备较高的专注力和对攻防转换的判断力,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从而提升学科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学生反思竞技比赛中分数的得失,也有益于改善学生的主动学习反思的能力。例如在学校举办的“体育节”活动中,各项体育赛事比如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的“排兵布阵”。通过培养学生的战术思维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智力水平。四是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机会。在体育教育中,学生经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克服困难,改进技能和战胜对手。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使他们在体育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在其他的学科和生活中受益。

以体健美

体育中的美育呈现出更加直观的互融共生样态。体育这门运动学科本身就体现出了一种多维度美,包括运动协调之美、动作规范形体之美、气质形象健康之美等。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观,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与途径。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广播体操的各种动作和姿势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对身体美感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身体会呈现出线条美,阳光美,健康美,这对纠正当代畸形审美起着深远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艺术元素比如音乐,舞蹈等,更可以展现出力与美结合的韵律之美。并且潜移默化的教会学生如何感知和欣赏美。学校特色的体育文艺汇演“篮球操”,便是将篮球运动中的拍球,传球等元素和激昂的音乐鼓点联系在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得这项活动更加生动不枯燥,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以体促劳

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劳育极为相似的一点就是都是通过身体的不断努力,才能收获成果,体育中的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也会迁移到劳育中的吃苦耐劳精神。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中的准备工作,比如收集整理,搬运清洁体育用具,组织运动赛事,都是在体育中进行劳育活动的载体。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班级成为志愿服务班级,这些学生辅助裁判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分数的传递,消息传达等服务,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各项劳动技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体育运动中所倡导的安全健康运动也会渗透到学生的劳动意识中来。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根本任务,基于国家教育方针和目前青少年健康现状,垚为学校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实施“减少胖孩”工程,包括阳光跑步等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为劳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J].基础教育课程,2019,15:4.

[2]但燕平.“五育并举”视域下体育教育的路径探讨[J].体育视野, 2022,(05):125-1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