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OBE理念的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与效果评价研究

——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

王娇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6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 陕西咸阳 712046

作者简介:王娇(1989年5月—),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高校专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校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GHZ2215)

摘要:根据OBE 教育理念,高校需要依据专业和社会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反向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重要的一部分,结合艺术类学生本身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开展价值导向培养与自我发展培养,而融合创新OBE理念,可充分满足上述培养方案的内在需求,践行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因此,OBE理念应贯穿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全过程。

关键词:OBE理念,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一、前言

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性举措,其核心要义是寓价值观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年,2020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体系。”OBE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其核心观念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重点关注学生的持续成长与实际提升,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相互辉映,对当前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具有极强的启发。

二、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又称之为“教学对象分析”或“学生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根据OBE理念,教师应提前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以便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群体个性鲜明,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但是艺术类学生同时兼具思维比较开阔,敢于大胆创新,实践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性格优势。而以往艺术类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选取并没有同普通本科进行区分,或者所选教材因未及时更新版本导致部分教材内容信息滞后或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机不强烈的情况,加大了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因此,本研究选取的大学英语教材为最新版的《E英语教程》,该教材是专为艺术类专业设计制定,所选话题和文章难易程度符合艺术类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丰富,贴合学生群体真实生活,更加便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终点。结合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考量艺术类学生的身心发展等特点、根据艺术类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徐雷,纪春总结,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可分为四个层级:思想道德要求(指标点为政治理论、法治观念、学习态度、时代意识、道德品质);多方面能力要求(指标点为文化素质、课程学习、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强烈的求知欲、合作能力);健康个性人格(指标点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自我定位、生活态度);特殊的社会角色(指标点为动手能力、专业理论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人文属性)[1]。因此,在制定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时,除了侧重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点以外,也要根据艺术类学生需求和专业愿景反向设计相应的思政素养目标,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三)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育价值传递、教学设计与投入、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教学成果体现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师生双边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OBE理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的需求、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需要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反向设计,即将思政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上。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艺术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潜能、学习风格等不同,结合毕业要求指标点,以所选教材《E英语教程》系列为载体,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辅以国内外热点等网络学习资源、书籍报刊、影视资源等素材,进一步拓展思政内容,形成思政主线,如《E英语教程1》 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际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塑造、习惯培养以及艺术素养教育等。

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OBE理念的“产出导向”原则要求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和学习风格,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完成“产出活动”。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将课中的文本词汇穿插在故事编演、影视欣赏、词汇游戏、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可以沉浸式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化盐于水”的思政育人功能。

在教学方式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畅课、微课、慕课等方式,借助雨课堂、超星泛雅、U校园等网络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实现课堂向外拓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便于教师身份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课堂控制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和研究者,同时又能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实现课程思政育人育才功能。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是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帮助学习者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依据OBE理念“持续改进”的观念,结合动态评价理论,教师可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基于线上和线下多个评价媒介,使用评价量表添加评价维度和标准,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机辅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思维品质等多元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评价体系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课内课外无缝衔接,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有效实现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统一,最终达成“学用一体”、“全人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OBE理念的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效果评价

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以OBE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对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设计,从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形成性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予以改革,依托“U校园”、“超星泛雅”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通过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资料(教材,课程大纲,思政教学设计,教案,讲稿等),课后自主学习、辅导答疑等教学实践改革,充分认识到树立明确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师生角色,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构建多模态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总目标实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Chandrama Acharya.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A New Paradigm for Learning. CDTLink. 2003(3).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

[3]李建伟.思政背景下艺术英语课程设计探讨——基于曲靖师范学院《大学英语》C类课程[J].现代英语,2021(14):96-98.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5]李媛,严绍阳,刘壮丽.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探索[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0(02):42-46.

[6]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47-51.

[7]王云.基于OBE理念的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现代英语,2022(19):13-16.

[8]徐雷,纪春.浅谈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指标要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111-113.

[9]夏炜.“互联网+”时代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翻转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82-83.

[10]钟璧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艺术类专业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1(42):36-37.

[11]张玲.“课程思政”建设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路径与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1(08):24-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