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下“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张立平 黄斌 刘军 卢清华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6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2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机械原理》是高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立足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融入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而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机械专业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机械原理, 思政元素,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相关项目] 广东省教改项目,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广东省高校教学管理学会课程思政建设项目(X-KCSZ2021175)

[作者简介] 张立平(1979—) ,女,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机器人结构设计等相关研究与教学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2],在大学必须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3]。教育部发文指出机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4]。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积极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全面推荐新工科建设的总体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5]。本文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课程树魂,融合线上线下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1.机械原理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本文以“机械原理”课程知识体系为载体,梳理出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元素,再结合教学实践和总结反馈,构建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课程内容,并与新工科理念相融合,具体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设计

本文基于课程的价值导向,从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科学与工匠精神、哲学思维与认识论三个层面,探究相应的切入点并融入教学[6],深入研究课程的发展历史,探索课程蕴含的深层次观点和思维方式,实现课程思政与知识点的有机互融,主要的思政元素见表1所示。

3.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3.1教师要坚持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专业课教师要将自身的素质提升与理论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更多学习人文知识,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和思想道德素养,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二是要提升专业素养,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研究,掌握学科前沿,以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三是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2完善课程资源及课程思政素材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修订了教学大纲,制定了思政目;其次根据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将挖掘的思政元素进一步与具体的知识点融合,探究恰当的融入方式,并不断反思建立了课程思政教案。同时录制思政微课,逐步建立线上思政资源。

3.3 “三课堂”多元化强化思政效果

利用“线上-线下课堂和竞赛创客平台”开展“三课堂”融合教学,多元化模式践行课程思政。首先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课程的第一堂就提出课堂要求,明确课堂纪律,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其次以小组作业拓展课程思政,在部分章节,布置线上拓展作业,例如查阅机械发展史及名人事迹、讨论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开展机械拼装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工程素养,锻炼动手、空间想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课程思政。此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以仿生机械为载体,在项目开展中动手实践,在团队协作中完成设计,在解决问题中内化知识,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并潜意识引入职业道德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政教学效果。

4 结论

本文基于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对《机械原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构建 “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挖掘了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并探索相应的融入方式和实施路径,不断强化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刘忠才.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8,5(44): 357- 358.

[3]沈齐英,居瑞军,王腾.“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9(17): 79-81.

[4]张立平,黄斌,华蕊.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J], 2022.06: 98- 101.

[5] 刘小勇,李荣丽,杨慧香等.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 理念的机械原理改革研究, 机械设计, 2020.11, 37(增刊2):23-26.

[6] 黎书文,“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与教学融入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1,50 (8): 86-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