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文科背景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李加强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6期
云南工商学院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高质量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财务人才的民办院校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如何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新文科背景下对民办高校应用财务管理人才的新要求进行分析,审视目前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构建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新文科内涵

“新文科”概念最早来自1980年美国“斯隆基金会”提出的新文科倡议。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从文理学院生存角度出台了New Liberal Arts教改方案,其本意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体系之中,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和交流。

2018年“新文科”概念的才真正被提出,实质上是对原有文科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是对其存在的课程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不足所提出的。新文科建设重点在“新”,重在学科交叉与融合,即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复合型人文社科优秀人才。

2020年我国《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商业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新文科建设中,应加强商科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而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主导者,在商业财经人才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显得重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必然要与国家新文科建设的使命保持一致。基于新文科建设的现实背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变革创新,精准回应新时代现实需求,以更好地为国家培养经邦济世的财务管理人才,是教育界和实务界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本文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新要求进行分析,探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新时代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二、新文科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传统财管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会在课程中强调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行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加上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一)具有复合型知识。

首先,“大智移云”时代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如何将对数字经济的认识纳入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实践场景中的应用,就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必须与新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数据、会算法、能编程,从容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最后,技术催生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层次出现,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和能力,了解行业中产业链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全面推动产业的新发展格局。

(二)具备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财务管理实践场景的不断变化,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运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从古到今,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大智移云”、“业财一体化”给财管传统工作带来压力,很多传统的财管工作都被机器人代替。“新文科”建设的提出,要求高校财管专业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放到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三)具备正确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专业学生行稳致远的根本。财务管理专业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能够在商业活动中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所以要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教育。新文科教育要求专业教育要具有价值指导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人文教育的育人性融合,新文科教育可以发挥其价值育人使命,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和长远专业成长力的人才。

三、当前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

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脱胎于会计学、金融学等传统专业,并且由于自身发展时间较短积淀较少,参照公办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培养定位不清晰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培养等问题。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未进行细致的专业认证或可行性研究,大都照搬普通公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而自身教学质量并不能实现其制定的培养目标,造成千校一面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格局。

(二)人才培养注重数量不重视质量。

民办本科院校基本上是随着国家高校扩张的脚步野蛮扩张发展起来的,民办院校缺少财政资金支持,大办学投入需要一定规模人数学生学费收入支撑,于是大规模开办文科专业和扩招学生,虽然在数量、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培养的质量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匹配度较低,远远无法满足社会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办高校不能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应加强内涵式发展,实现由规模化培养转向高质量的培养,

(三)小专业培养模式,难以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管理会计为手段,融合企业资本结构、筹资、项目投资、运营资金管理等内容的综合知识学习,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双重属性,且应用性强,对课程学科交叉性要求较高。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呈现将学生放在狭窄的专业学习中,这促进专业精深的发展,也造成了专业之间的割裂、隔阂等问题,目前,在教学实践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与会计学相似,更为注重对学生财务会计能力的培养,但是对经济、金融、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的内容不够重视或者缺乏相应课程支撑,无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培养过程相对封闭,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要求将学生放到一个开放,资源环境充足的环境中培养,但目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相对封闭,存在国际视野、学科视野、专业视野不足的问题,也存在对接时代、社会不够等问题。

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实践教学能对标行业能力要求,现实是民办院校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不足,无法保证校内实践教学的质量。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原因是,校外实践涉及企业内部信息,较难寻找到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即便与相关企业成功建立合作关系,也因为企业的投资融资、资金营运、资金管理等程序关系到企业重要决策及商业机密, 责任重大, 学生在实习中还无法胜任,因此,实习内容多偏向并仅限于和会计相关的简单账务处理, 无法真正达到课外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四、构建新文科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结合地方实际,实现差异化办学

民办高校通常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线。在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规划、企业财务管理人需求等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地方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控制培养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端综合素质的财务人才,这样的人才成才周期较长,成材率不高,大规模培养不符合市场需求,长此以往会对学校专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不能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应加强内涵式发展,实现由规模化培养转向高质量的培养,培养出真正能为时代与社会所需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四)从专业独木桥向宽口径、重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化转化

大学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潜能,寻找未来更多发展可能性。

新文科建设的意义,在于更加强调文科专业基础和人才培养的融通性,需要打破课程专业、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将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融入文科专业及课程,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实现对以往传统文科的更新换代与变革超越。财务加快了宽口径、重交叉、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学生的成长,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支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办院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要与要求同国家提出的全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结合,以课程思政的“育人性”与新文科的“价值引导性”融合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实现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财务管理专业育人目标。

(四)从知识目标培养向价值目标培养转化。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放宽视野,开放式育人,要能够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树立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视野,而且强调构筑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协同育人的格局,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办学。

此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着重于财务知识和金融知识的突破封闭式学习,重视能力、素质等价值目标的培育,关注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育人。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加强高质量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应该加强创新训练、科研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调查、职业竞赛与咨询,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总结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办院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刻不容缓,只有结合新文科建设需求,从专业定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1]洪永淼.“新文科”和经济学科建设[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63-81.

[2]刘梦婷.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高等教育 ,2017-07:152-153

[3]匡存久.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理路与实践要求[J].新余学院学报,2022-08(4):111-117

[4]吴其阳,陈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探索[J].财会月刊,2022-02:108-113

课题名称: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