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音乐课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各学段、各学科教学中应贯通始终的关键育人使命,更是助推学生爱国情怀触发、爱国意识形成的有力支撑。尤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与渗透,则势必更利于学生爱国豪情的激发,且对于教学之外沿拓展、内涵升华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以音乐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境等刺激下,学生对爱国之价值、意义的认识也会进一步升华,这也是彰显音乐学科育人功能的必然途径。基于此,教师在借助初中音乐教学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时,应以深度解析教材、充分研判学情为参考,通过对教材中、生活中各类爱国教育资源、素材的挖掘与整合,将其以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置于课堂领域。为学生在感知、体验中领略爱国之内涵而奠基,以此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与延展性,且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爱国精神的传承,以及爱国情怀的塑造。
关键词:初中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
现行初中音乐教材中涵盖了大量与爱国有关的经典性歌曲、代表性音乐资源与素材、案例与轶事,其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与践行提供了重要支持,而且是促进学生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发展的坚实保证。而通过对这些爱国教育元素的适度借用、精准整合、充分挖掘,则势必更利于音乐教学之外沿拓展,而且会为学生在体验与感知、实践与应用中弘扬爱国精神、理解爱国内涵奠定基础。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导向的驱动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活力也会进一步彰显,这又是彰显音乐之育人功能,且重塑学生健全人格、培植学生正确价值定位、促进学生履行爱国责任的坚实保证。可以说,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既是增强学生审美感知力、音乐表现力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音乐教学中必须深层次落实的重要育人使命。基于此,教师在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与途径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在灵活、适度、充分借助各类爱国元素的基础上,依托一些辅助性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助推。让学生在踊跃尝试、积极参与、深度探究中内化不同音乐作品、教学资源中的爱国精神与情感、思想与意蕴。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爱国主义情感的增强、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而奠基铺路。
一、在歌词赏析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用教材中与爱国有关的各类资源、素材,且使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题、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等得以深度挖掘,是确保音乐教学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落实的坚实保证。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加强对不同爱国歌曲的精妙用词、深远意境、丰富情感的剖析,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深层次感知、系统化剖析,去理解蕴含于歌词中爱国思想、精神、意境,进而获得情感的洗礼、认识的升华,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歌词赏析而奠基。例如,在歌曲《歌唱祖国》教学中,可从分析歌词出发,首先组织学生对歌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诵读,来唤醒学生的爱国意识;接着,顺势设问:在歌词“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中,为什么说从今以后走向了繁荣富强?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学生在彼此间的研讨交流、互动探究中,去领略作者寄托于歌词中的情感;最后,又以歌词“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就让他灭亡。”为依托,指引学生结合歌曲创作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一系列巨大变化中,体悟歌曲用词之精妙、思想之深远,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且为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教学深度融合而拓宽渠道。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爱国体验
音乐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强的实践性特性,为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注重对实践活动的设计,则是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被推向多维时空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在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途径与策略时,应以精准设计辅助性实践活动为铺垫,将音乐与爱国节目展演、爱国歌曲合唱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自实践中获得爱国责任感、使命感的触发。而且,通过多元化、丰富性音乐实践活动的驱动,学生投身爱国实践的方式也会无限多样,这也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关键所在。例如,可在国庆节、建党节来临之际,通过红歌合唱、节目展演等方式,营造出充满感染力的爱国教育氛围,为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发展爱国素养而奠基。又如,在诸如《义勇军进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曲目歌唱教学中,可采用分声部合唱的策略,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合唱的技巧,且借助亲自体验理解歌曲的内涵、歌曲创作的背景等,去接受爱国教育之洗礼。而在歌曲《红旗颂》赏析中,则将其与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起来,从多维时空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赏与爱国有关的音乐剧、舞台剧,或音乐艺术活动,来拓宽爱国主义教育之外沿,使学生的爱国体验得以无限丰富。
三、在探究品析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注重对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音乐元素挖掘,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推进搭建平台,则是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时,应以充分借用诸多深受学生喜爱,且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优质音乐作品为铺垫,为学生在其中汲取养分,传承、弘扬爱国精神而奠基。同时,可通过对辅助性视频、图画等的利用,将其与以爱国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浸润、爱国情怀进行熏陶,让学生在聆听音乐家之爱国事迹、品味音乐作品之爱国情感中获得认知蜕变,将爱国主义教育推向全新高度。例如,在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学指导中,可通过对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爱国故事的分享,让学生在倾注于音乐家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引发思想、情感共鸣,进而带着迫切热情参与至对歌曲爱国意蕴的品鉴。而在《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歌曲教学中,可利用媒介视频向学生展示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形式上无限鲜活生动。又如,在歌曲《保卫黄河》教学中,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组织学生在观摩与作品有关的视频中,通过歌唱与鉴赏相结合的方式,接受爱国教育之洗礼,获得爱国情怀的培植。
四、结论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涉及的领域极为宽泛,且内涵十分丰富,其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且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初中音乐极为显著的学科特点,又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践行,提供了坚实保证。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至初中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又会使看似抽象的爱国教育被迁移至多维时空、纵深领域,这也是确保爱国主义教育之针对性、实效性的有力支撑。基于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探索时,应以充分利用一些广受学生热爱,且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音乐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在体验、探究、实践、应用中去理解爱国之精神的重要、意义之深远,并将对于国家的热爱、民族的热爱,反馈至日常行动。使融入歌词剖析、歌曲鉴赏、音乐演唱等领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吸引力与丰富性,且更好作用于学生爱国责任感、使命感的培植。
参考文献:
[1]李倩.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养[J].考试周刊,2022,(39):155-158.
[2]徐倩.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有效路径[J].学苑教育,2021,(36):7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