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雅万高铁的动车组海外维保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武皓刚
  
新中媒体号
2023年62期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 要: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雅万高铁于2023年10月正式开通。雅万动车组售后及运维服务工作系国内主机企业首次开展高速动车组海外售后服务,首次“整建制”承揽动车组运维业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国内外工作的重大差异,本文在组织架构设置、规章制度编制、物料及工装器具保障、线路开行初期保障等方面做好国内成熟经验的平移与优化,探索建立动车组海外维保一体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雅万高铁;动车组海外维保;模式创新

1. 背景和意义

雅万高铁是一条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速铁路,是中印尼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高速铁路项目,于2023年10月17日正式售票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高铁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华丽转变。雅万高铁为国内主机企业首次开展高速动车组海外售后服务,通过本次服务,总结提炼出可平移、可推广的动车组海外维保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后续“泛亚铁路”等海外高速铁路市场拓展和“产品+”业务承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 工作难点及原因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始于2009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来自日本、德国等老牌工业国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是高铁建设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售后服务尚属首次开展,经验较少,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动车组海外维保派员和物料运输周期长等问题,后勤保障难度增大。二是海外住宿条件艰苦,运维团队维稳难度较大。三是当地治安、风土民情与国内不同,日常管理面临挑战。四是工作角色发生转变,首次承揽印尼动车组运维业务,面临一定挑战。

3. 应对思路及主要做法

3.1 平移、优化维保体系

3.1.1 组织架构设置

结合雅万维保特点,搭建符合雅万现场实际需求的组织构架,总监和副总监共同负责动车组运用维修的全面领导工作,下设五个部门,明确分工,统筹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2 重点优化内容

一是各部门设置安全员负责部门安全工作的开展。二是成立维修保障部,全面负责所需工、器、具、物、料等相关保障工作。三是优化运维服务与售后服务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实行网格化安全管理。

3.1.3 建章立制

运维工作层面,编制《雅万高铁运用维修规程》,下发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细则;售后工作层面,平移国内动车组先进、成熟的售后服务管理模式,结合海外特点,编制运用信息、安全保障、技术通知等雅万高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3.2 物料及工装器具保障机制

3.2.1 针对国外特点制定应对策略

一是现场提前储备高压、牵引、制动等系统配件,保障正常运营;二是建立本地化物料采购渠道、周对接机制,提高采购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三是健全工具管理机制,打通本地工具采购、计量渠道。四是针对检修所需设备制定《动车组检修设备培训方案》,联合设备供应商开展使用培训、实作演练;五是制定设备点检、巡检办法,保证设备可靠性、可用性。

3.3 线路开行初期保障

雅万高铁的开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良好契机,现场保障团队要充分提高站位、勇担使命,集中优势资源,结合国外环境,全力以赴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营。

4.未来工作计划

4.1 车辆健康管理信息化赋能

雅万动车组具备离线PHM功能(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可通过人工导出数据分析动车组故障及健康状况。下一步将积极推介PHM实时落地技术,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依托,实现列车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提高设备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辅助决策能力,实现列车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有效保障列车安全运营。同时基于360检测系统研发动车组异常检测能力,向雅万TEDS赋能,实现动车组精准检修。

4.2 探索本地化用工

雅万项目现场员工均从国内派遣,用工成本较高。推进印尼本地化用工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维保成本,另一方面也符合印尼开展自主检修的期许,符合与业主长期合作的共同利益。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通过本地劳务派遣、师带徒等多种方式,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分阶段逐步推进属地化员工队伍建设。

5.总结

针对海外车辆检修情况,结合国内经验,在日常维保工作实践中积极发现可优化项点、因地制宜的优秀做法,及时做好工作总结,实时推进维保模式的创新。在后续从事其他海外动车组维保工作时,维保团队提前介入车辆设计、制造和交付阶段,联合设计、商务等相关部门做好用户交流和技术交底工作,以便快速、高效做好车辆各阶段维保工作的有序衔接。

参考文献

[1] 王哲,李宏伟,黄云权.雅万高铁:给印尼带去中国速度.[J].中国报道,2023,(06):62-65.

[2] 朱诗云. 探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精益生产模式[J]. 中国设备工程, 2022,(05): 83-84.

[3] 张方涛. 中国“智”造 飞驰雅万高铁[J]. 施工企业管理, 2023,(10): 116-1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