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非遗小程序有效度研究

——以“云端之遗”小程序调查问卷为例

艾静姝 卢超 通讯作者
  
新中媒体号
2023年66期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云端之遗”小程序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并为后续调查数据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深入探讨了非遗小程序-云端之“遗”有效性相关的概念,深入分析现有问卷的有效性,并对现有问卷进行优化设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程序的功能和特点对于本次调查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大学生更加注重便捷性与功能特点。基于此次调查研究结果,对小程序的功能和特点问题及所在比例进行相关的调整,并更加注重小程序便捷性。此次调查研究结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及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有效度

一、文献综述

1.1名词概念解析

问卷效度是指问卷的强度、精确度和稳定性,以及它收集信息的准确性。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它们搜集的数据的有效性。一般而言,问卷效度通过问卷的内容、结构、样式和可理解性来衡量。以上就是有关问卷效度名词解释的详细介绍。问卷效度是为了使问卷能够准确、可信地收集有用的数据,并帮助我们了解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2.2相关研究

近年来,小程序在各个领域展现独特价值和潜力,尤其在非遗保护传承领域。非遗小程序以其便捷性、互动性和普及性,成为非遗文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非遗小程序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非遗小程序是利用小程序技术平台数字化呈现和传播非遗文化的应用。它集展示、互动、学习等功能于一体,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新途径,丰富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非遗小程序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尚处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云端之遗”小程序问卷设计现状

本次问卷设计充分考虑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和偏好,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等因素,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对受访者群体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了解对非遗小程序的需求与期望。此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程度、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对线上小程序的态度以及期望小程序的功能与服务等问题也为全面了解受访者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的态度和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最后考虑到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公益志愿活动以及期望小程序的功能与特点等方面,为小程序功能与服务提供了多样化的建议,增加了问卷的实用性,为后续进一步调研提供了基础。

三、非遗小程序问卷有效性设计分析

非遗小程序问卷有效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针对这多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为后期非遗小程序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3.1受访者基本信息

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等因素的有效度,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对受访者群体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情况的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分析目标客户以及用户画像。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2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

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受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程度,以及相关的接受渠道。以便后续更好地进行非遗文化普及以及传播,为小程序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3关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程度

提供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选择的有效性;通过提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不同类别的选项。了解受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及偏好程度,从而为线上小程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3.4对线上小程序态度

通过收集受访者信息反映线上小程序的可行性。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线上小程序的态度,喜爱程度,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进一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小程序推广的可行性。

3.5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小程序期望和功能

调查受访者对非遗小程序的期望和功能的需求。通过问卷形式收集受访者认为小程序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对用户易用性和界面的期望,是否愿意参加相关活动等问题。全面了解受访者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建设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程序。

四、问卷设计改进方案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非遗小程序的有效度展开,目的是为探讨非遗小程序的可行性,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和大学生美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次问卷设计改进方案旨在提高非遗小程序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使问卷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受访者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为非遗保护工作和大学生美育教育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在内容方面,增加对非遗知识了解程度的题目,包括但不限于传统非遗文化种类了解受访者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非遗文化普及以及传播。更加细化适合于大学生传承发展的非遗文化。更加注重小程序便捷性设计,以及非遗小程序功能特点设计。

在形式和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问卷中融入非遗相关图片等多媒体因素、提高问卷趣味性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受访者信息。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非遗小程序调查问卷的有效度分析,探讨了调查问卷在非遗小程序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分析有效度以及结合用户反馈进行问卷改进,我们成功提升了非遗小程序问卷的有效度也提升了其潜在作用。然而,非遗小程序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仍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形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加入到非遗小程序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罗微,高舒.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J]. 艺术评论,2017(4):18-33.

[3]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7)[J].新西部:上,2017(11):87-87.

[4]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2):75-84.

[5]高红梅.文化资源何以转化为文化产业[J].人民论坛,2018(1):132-133.

[6]余荻.浅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J].大众文艺,2014(9):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