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周丽春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0期
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5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审题作为学生解题的第一个步骤,直接决定了解决问题方向、思路和方法,更直接决定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审题错误,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大概率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因为不会审题而导致乱做题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不管何种类型的数学题,均要进行初步的审题,通过分析题目、解析题目,了解题目意图,掌握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未知条件,明确定量关系,才能高效解决数学题目。审题能力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题目的基础,是保证学生解题连续性的关键,通过科学审题,可以了解数学题目的核心所在,从而把控解题方向,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审题是解题的第一个环节,强化审题让解题事半功倍,通过审题学生有了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向,提升了解题的正确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中的常见问题

(一)审题粗心大意

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差,活泼好动,学习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大部分小学生为了追赶效率,往往不审题就盲目做题,也有一部分学生简单看过题干后就开始解题,缺乏对题目的深层分析,导致对题目的理解不够充分,进而导致解题错误率上升,对题目审题不精准,难以发现题目中隐藏条件。还有一部分小学生不会灵活变通,题目稍微变化就无法应对,降低了解题效果,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解题中均缺乏耐心,过于粗心大意,最终导致审题不精。

(二)审题抓不住问题核心

低年级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抓不住问题核心,由于学生做题经验有限,理解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面对题干很难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抓不住问题核心,甚至小部分学生还会有误读题目、理解偏差等问题,一旦理解偏差做题方向也就是错误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做题效率,提升了解题错误率。

(三)审题方法不正确

大部分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其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导致审题过于随意,无法捋顺题干中的定量关系、条件。日常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知识即可,因此更注重特定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活动多以数学习题训练为主,限制了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题训练,锻炼细心思考

课堂练习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练习题的形式更加灵活

多变,提醒不再局限于常见的填空题、判断题等题型,为了满足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形式多变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会不同题型的审题要点,以发展学生的思维[1]。如,可以借助一些对比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寻找不同和相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丰富自身知识内容,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知识点;也可以根据问题,灵活改变题目的基本条件,通过专项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辨别;对题目的设计要尽量涵盖所学知识点,不仅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题经历,也可以让学生从更完整的角度理解题目;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拓展性题、开放性题目,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借助实操,抓住问题核心

通过实践操作能让学生对题目有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了形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借助不同的数学学具设计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进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升课堂活力,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实践,题目如下:“请你试一试,图1中有(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体”。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学生分发不同的小棒、正方体等,让学生在摆一摆中了解题目意图,进而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题技巧,锻炼学生的图形思维。在将学生分组后,学生用拿到的小棒尝试了几分钟,在讨论中得出了结果,提升了学生的审题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了活力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三)联系生活经验,纠正审题方法

对于低年级的数学题而言,多会附图,在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题干和图结合在一起理解题目,在观察图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技巧[2]。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将题目设计成常见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题目如下:“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钟表转动的视频,让学生理解题目意图。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在解题指导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以上一种方法指导学生审题,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技巧,题目下:“小画家,涂一涂。 (请你用彩笔按要求涂一涂,三角形涂绿色,圆形涂黄色、正方形涂红色,长方形涂蓝色”(见图2)。通过阅读掌握题目大意,同时结合题目中的图让学生自主审题,通过指导学生审题方法,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技巧[3]。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奠定学生解题基础的关键,教师应该借助生活实际、教具、媒体等资源,指导学生审题方法,专项训练等逐渐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一芹.谈小学数学审题习惯的养成[J].华夏教师,2019(22):15-16.

[2]单聪聪.小学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科幻画报,2021(12):61-62.

[3]董琪.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找规律”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32):61-62.

基金项目:《 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此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5月3日立项课题《基于读思达教学理念构建“数学问题驱动深度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KCA202206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