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黄淑香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0期
明溪县实验小学 365200

摘要: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习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一堆孤立个体的拼凑。”在跨学科整合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进行发散整合,并有序串联,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构筑各种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更多的知识,还能够通过多门学科贯通与深度融合,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对学科思想的认知更具更立体感,使课堂教学实现“1+1>2”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数学这一门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每一小节课程都有着很多的重叠;数学这一学科又来源于生活,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数学脱不了关系。2022年新课标字里行间反复强调多学科整合,注重实际运用。而怎样把小学数学融入到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更好的结果?成为当前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应使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让数学课程配置更加完善。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习得,较少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造成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实现活学活用、形成体系的学习效果,还呈现“点状”或“局部”特征。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之外的“世界”的了解和认知,还可以引导学生巧妙地把零散的不同学科的素养元素整合在一起,建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成长目标。

二、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一)整合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与数学课程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科目,语文课程属于人文学科,趣味性较强;而数学课程属于自然科学学科,逻辑性较强,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整合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数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以下顺口溜: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通扑通跳下水。“顺口溜”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文字表达形式,读之朗朗上口,背诵起来较为容易。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句顺口溜为例,其体现出的数学知识是:1×1=1,1×2=2,1×4=4。这与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一致。教师借助以上顺口溜辅助教学,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趣味化的顺口溜丰富了乘法口诀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弥补了本节课程因逻辑性较强而枯燥乏味的缺陷,有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使数学教学课堂得以高效生成。

(二)融入科学实验

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特征的科学实验搬到课堂中来,实现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发现数学的身影、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数学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原理的理解与认知,使数学在真实的科学情境中变得更宽、更广、更高。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笔者调整思路,与学生一道通过科学实验这一途径来探究圆的面积。在教学导入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抛出本节课重点探究的问题:“怎么求圆的面积?”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后,认为圆的面积随着自身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准备了纸板、绳子等实验材料,并动手将圆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的图形接近于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半径,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推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此同时,还得出长方形与圆形周长相同而面积不同的结论。可见,将科学实验植入小学数学课堂,引领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及形成规律,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奠基。

(三)整合美术课程

为了让美术知识深度融入数学学科,加强课堂的融合与创新,教师要突破传统数学教育的时空限制,紧扣数学知识与美术资源的关联处,利用美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此外,教师还需建立监测、指导、评价和激励机制,适时交流并进行个性化指导,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带来了不同的长方体。教师问:“你能最直观地表示出所带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吗?试着用你学过的美术知识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学生开始思考并展开探究。在操作、体验、思考、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且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最有价值的方法——“拓印法”。学生联系三年级上期美术课上拓印树叶的经验,用墨水涂抹长方体的每个面,然后逐面印在本子上。有一位学生只印了三个面,还把相等的边连着印在了一起。他这样解释原因:“它们的对面面积都相等,没必要全部印出来;相等的边在计算时就可以只测量一次,这样就量得快、算得快,很节约时间。”学科最初的模样、自主学习的初衷、数学思维的价值,在这位同学的回答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结语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这就要求实施跨学科融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努力扩展数学教学内容,推多学科与数学课程整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数学学习的基本模式,让他们在关联性的思考中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进而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小谊.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3(05):10-13.

[2]史加祥.新课标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2(29):61-65.

(注:本文系2023年度三明市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课题“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SMJG20230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