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向导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张春银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0期
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 210000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了历史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大单元教学概念出发,讨论了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旨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引言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深度学习的手段,引发了各个学校与教师广泛的关注。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质,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知识,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教学设计思路,以此来为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坚实的基础。文章从大单元教学视角出发,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思路,对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刻的历史学科体验。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模式以深入的历史主题为基础,通过有机的组织和连贯的叙述,旨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运用核心素养。每个大单元都是一个深度探索的机会,既能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又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大单元的选题和主题,确保其与核心素养紧密契合。随后,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历史学科中获得全面而深刻的体验。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将被引导走进历史的长河,理解事件的背后原因并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为确保教学连贯性,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学评估则应当贴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在设计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时,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明确主题与核心素养的契合。选择大单元主题时,需确保它与核心素养密切相关,以便在深度学习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主题的选择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历史学科的重要概念相互交融。其次,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每个大单元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这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达成所期望的学习成果。再次,整合多元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在深度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这样的方法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考。设计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主动获取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讨论和呈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2]。最后,持续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采用灵活的评估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过程和目标的一致性,这些原则的遵循将有助于设计出具有深度和连贯性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三、核心素养向导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立足单元主题,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在设计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时,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的单元主题,确保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或时期的关键方面。单元主题的选择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核心素养相契合,为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随后,紧密围绕单元主题,明确具体而可量化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核心素养的多个方面,如:批判性思维、信息处理能力、沟通技巧等,确切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更有方向感地朝着全面素养的培养目标发展。当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第五单元中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需要先确立单元主题:“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培养他们辨析不同历史观点的能力,并通过书写和口头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3]。通过在单元主题下明确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确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全面成长。

(二)掌握知识结构,重组单元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结构、并具有能力重新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第一,需要建立坚实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主题的关键概念和事件,这包括确保学生掌握单元内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第二,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培养学生重组知识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轴重新排列、构建因果关系图、进行主题概念的分类整理等方式实现。第三,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多维度性。鼓励他们考虑不同群体和文化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以及历史事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这种全面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第四,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培养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技能。以高三历史下册中的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再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这章节进行重组,让学生思考历史的多个层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给合作,对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这一连贯的过程,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单元主题,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并具备将这些知识有机地整合和运用的能力。

(三)设置学习任务,开展单元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推动单元教学,需要巧妙设置学习任务并展开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首先,设计具体而又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确保它们与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紧密契合,这可以包括阅读相关文献、分析历史文物、进行调查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讨、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促使学生参与深度学习,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技巧,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再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信息源,包括书籍、文献、数字资料等,以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可以通过开展文献综述、制作展板、进行网络研究等方式实现,帮助学生培养对多元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4]。另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考。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独立见解,还可能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最后,教师还需要定期进行评估,既可以是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终结性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展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还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需要深思熟虑,将核心素养的引导视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优化当前教学模式与手段,以此来提升历史教学整体效果,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玉玲.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例 [J]. 广西教育, 2023, (17): 71-74+91.

[2] 帅斌.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23.

[3] 姜振焕.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3, (06): 134-137.

[4] 黄晓晴. 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北华大学, 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