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针刺伤暴露:如何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风险?

何环 袁小丽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0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体检中心 401120

打开文本图片集

针刺伤暴露是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常见风险之一,尤其是在处理患者时,一旦发生针刺伤暴露,不仅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本人造成伤害,还可能会传播各种病原体,对患者和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减少针刺伤暴露是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明确针刺伤暴露的原因,了解其刺伤的危害性,然后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来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风险。

一、医护人员针刺伤暴露的原因有哪些?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危险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针刺伤暴露,针刺伤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处理病人时,不慎被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刺伤,从而导致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暴露,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身体上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因此,了解针刺伤暴露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情况至关重要。

原因一: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频繁地处理病人的体液、尿液及血液样本等,这增加了他们被针头刺伤的风险,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疏忽或匆忙而没有正确处理或处置使用过的针头,从而增加了被刺伤的可能性。此外,一些病人可能具有攻击性或不配合的行为,他们可能会故意使用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进行攻击,导致医护人员被刺伤。

原因二:医护人员在使用针头或其他尖锐物体时可能会出现操作不慎的情况,导致自己被刺伤,例如,医护人员可能会在处理针头时不小心碰到自己的手指或其他部位,或者在处理废弃的针头时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导致被刺伤的风险增加。

原因三: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时,可能会需要频繁地更换针头或使用不同的医疗器械,这也会增加被刺伤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一些急救或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时间紧迫或环境复杂而没有充分注意自我保护,导致被刺伤的风险增加。

二、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害有哪些?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威胁。针刺伤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 对患者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如果医护人员患有传染病,针刺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患者,导致疾病的扩散和传播,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3. 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的影响。如果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频繁发生针刺伤,不仅会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还可能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和不满。

三、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针刺伤发生后医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减少伤害的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1. 立即停止工作,将受伤部位暴露出来,用流动的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尽量清除病毒和细菌。

2. 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在伤口上轻轻按压,以帮助排出血液和病毒。

3. 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在伤口上涂抹碘酒或酒精,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4. 将伤口覆盖上消毒敷料,以避免感染和污染。

5. 将针头或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放入有害垃圾桶内,以避免二次感染。

6. 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

四、医护人员如何预防和降低针刺伤暴露风险?

4.1加强培训教育

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系统的针刺伤暴露防护培训教育,了解针刺伤暴露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正确使用针头、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械的方法、避免针头重复使用、正确处理废弃物等方面,通过发放宣传图册、观看培训视频和现场模拟演习来掌握针刺伤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便于快速、准确处理伤口,降低暴露风险。此外,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4.2加强管理和监督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医院可以采用电子记录系统,对医护人员使用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器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行为。同时,医院应该建立针头回收和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医护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

4.3使用安全器材

医院应该优先采用安全型针头、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械,减少针刺伤的风险。安全型器材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自动遮盖针头、避免针头重复使用等,此外,医护人员应该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安全型器材,避免误操作。

4.4个人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工作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工具,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在接触患者和进行医疗操作时,应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患者体液和其他污染物质。此外,医护人员应该遵守手卫生规范,经常洗手、消毒手部和使用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意识,以免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或污染器具时发生伤害,减少刺伤发生。

4.5规范相关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系统的操作规程,明确医护人员在使用和处理医疗器具时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操作针头、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时,必须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突然抽出针头造成针刺伤,全程操作遵守无菌原则。同时,医疗机构还应该配备安全可靠的医疗器具和设备,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的执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6加强职业健康体检

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针刺伤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医疗机构也应该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管理,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健服务。

4.7针刺伤风险评估和处理机制

医疗机构还应该定期进行针刺伤风险评估,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降低针刺伤风险,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对针刺伤事件进行及时的报告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一旦医护人员遭受针刺伤,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伤情评估和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工作造成的影响,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

总之,减少针刺伤暴露是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持续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暴露的发生,共同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