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段英语复习课的应用

莫雪云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0期
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 523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简单思维图,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尝试在复习课中,以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现将结合PEP小学中年段英语复习课体系,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段英语复习课上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与应用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由英国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发明的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展开分支,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

(二)思维导图在中年级复习课中的应用意义

利用圆圈图、气泡图、树形图等简单的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将各个单元间零散的语言知识通过简单的结构图,直观形象地呈现,易于学生记忆、掌握,并能为他们建立系统且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并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促进单元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过程变得直观、清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年段英语复习课教学中的系列应用

思维导图一般由圆圈、气泡、树形、大括号、桥梁等简单的图形构成。根据中年段的年龄认知特点,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采用了相对简单的圆圈图、气泡图和树形图。通过这三种图形的巧妙运用,把思维具体化,增强了学生思考的趣味性,大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

(一)圆圈图在语音复习中的应用

1.利用圆圈图聚拢性,提高语音归类总结能力。

圆圈图是最简单的思维导图形式,由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组成。小圆代表核心内容,大圆是与核心内容相关的所有语言知识点。在语音复习中,圆圈图重点突出,操作简单,还能无限扩大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语音归类总结的能力。例如在复习五个短元音a,e,i,o,u。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复习方式,让学生练习拼读单词,学生会感觉枯燥,没有挑战,没有兴趣,也比较容易遗忘。教师改为主导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通过观察与听音等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操作1.启发学生通过对比两个圆圈图的单词形有什么一样,同时具备字母a,操作2.不一样是开音节与闭音节的规律单词的构成。操作3,听词音总结发音的长音与短音。操作4,听音选择发音相同的放同一个圆圈。学生通过同桌讨论,能清晰地把相关单词归类到圆圈图,提升了归纳能力。

2.利用圆圈图聚拢性,促海量记忆。

我们老师在语音复习中利用圆圈图,教师借助圆圈图,结合课本故事引导学生头脑风暴短元音u的单词,帮助学生记忆,形成简单的语音知识链。小小的圆圈图,同样承担起学生海量记忆的大作用,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整理记忆能力。

(二)气泡图在词汇复习中的应用

1.利用气泡图的关联性,整合语言知识。

在复习词汇时,教师系统地整合有关的语言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这一过程中利用气泡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整合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复习房间名称和用具的单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呈现气泡图,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气泡图了解房间功能与用具的关系,注重语言知识的整合;最后,教师借助气泡图,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同时拓展对话语篇谈论自己最喜欢的房间。

2.利用气泡图关联性,注重知识的迁移。

在词汇复习时,教师注重知识的迁移,由此及彼,达到语言间的相互融合。例如复习数字词汇11-20。教师通过设计语篇阅读,以简易思维导图,激活学生知识背景,归纳关于数字和物品的词汇,形成知识体系,学生们明白了数字与物品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篇内容脉络清晰,直观简单的气泡图帮助学生建构头脑中有关数字的语言知识点,建立了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并注重语言知识的迁移,。

(三)树形图在语篇复习中的实践运用

1.利用树形图层级逻辑性,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在语篇的复习过程中,利用树形图,能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语篇的内容,同时还是训练学听说的有力脚手架。例如复习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时,通过播放一个有关动物的微小视频,然后向学生发问:What animals do you see?学生回答:I see a panda. I see a giraffe……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呈现的动物;接着,教师追问:What does it like? 学生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回答:It’s tall.同样的方式完成的树形思维导图;最后,叙述的语言描述:Look at the panda. It’s fat. It’s very cute. It’s… 引导学生继续描述小动物的外貌特征,由于有思维导图的铺垫,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为综合语言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2.利用树形图层级逻辑性,厘清语篇脉络。

绘制思维导图是检验阅读成效的有效手段,能深度阅读语篇,了解语篇的整体结构、情节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在复习My Family时,教师尝试从语篇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阅读语篇,能整体概括语篇的主题;通过师生对话,分三个层次逐步呈现关于语篇的树形思维导图:第一层次呈现人物;第二层次拓展家庭成员的职业;第三层次描述外貌。在呈现思维导图时,让学生根据树形思维导图复述语篇,将语篇化零为整。这一系列的分析、归纳活动,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语篇的复习从少到多、从简到繁、层层递进,把语篇框架与细节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复习保驾护航。

二、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工具,它可以把枯燥的知识变成有层次放射的发散思维的图。在小学英语千头万绪的复习教学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训练,突破习惯性的横向、纵向思考,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复习的效率。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