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
摘要: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临床上尚未有一套成熟、规范、完整的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为了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文章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综述。研究发现,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包括检测项目、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临床应用
女性阴道是一个微生态系统,正常菌群构成阴道内微生态系统的核心,对维持阴道内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乳杆菌、肠球菌、链球菌、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等。女性生殖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而阴道炎是女性生殖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一种以阴道粘膜充血、糜烂、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通常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临床上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测仅能反映阴道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情况,不能反映阴道内正常菌群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将从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出发,对国内外有关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评价指标
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建立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评估阴道微生态紊乱程度及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
(1)阴道 pH值是检测阴道微生物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该指标受患者年龄、孕产次、经期等因素影响较大。阴道 pH值可分为3个级别,0~1级为正常,1~2级为轻微异常,3级为异常。正常 pH值在4.0~7.0之间,对于判断阴道微生态紊乱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2)宫颈粘液性状可作为判断女性阴道微生态紊乱程度及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①粘性粘液;②非粘性粘液;③脓性粘液;④血性粘液。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包括:涂片法、培养法、直接计数法等。涂片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但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培养法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标本保存不当引起的假阴性结果,但其操作步骤相对繁琐、耗时较长。直接计数法是指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计数,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但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二、评价方法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显微镜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传统培养法是用常规的培养方法分离阴道和子宫颈分泌物,一般为涂片,进行细菌计数和镜检,然后根据计数结果进行分组,其阳性率一般较高,但操作复杂。显微镜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子宫颈等部位的各种微生物,判断其类型和数量。目前显微镜检查在妇科检查中应用较广,但对于女性微生态评价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技术,通过提取、扩增相关基因片段进行定量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通过检测阴道分泌物、宫颈管分泌物、子宫内膜分泌物等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和菌群组成特征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女性阴道微生态的改变。同时还可以通过对阴道菌群进行分子检测,来预测疾病和判断治疗效果。另外,有研究发现通过检测白带中的微生物群和真菌等物质含量可预测阴道炎症的严重程度、疾病进展及预后。由此可见,在临床研究中多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女性阴道微生态的变化。
三、质量控制
目前国内外尚无阴道微生态检测的相关标准,而阴道微生态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其准确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建立阴道微生态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SOP),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于2017年颁布了《阴道微生态检测和评价指南》,该指南包括阴道微生态检测的操作步骤、仪器要求、结果判读标准等内容,目前已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我国目前也有相关标准操作规程(SOP)用于临床检验。其中《阴道微生态检测和评价指南》包括阴道微生态检测的样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结果判读等内容,该指南于2019年9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实施。由于阴道微生态检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在临床应用时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因此,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临床研究
1.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目前,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且临床结果各不相同。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临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
2.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作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对于临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利用阴道菌群检测技术诊断慢性盆腔痛患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和机制,并通过对患者阴道菌群的检测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此外,在妇科疾病中利用阴道菌群检测技术可以提高医生对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的认识。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针对单个项目或某一项检测方法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所用的方法、仪器不同,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规范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较高信效度的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针对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统一标准。国外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学,但是缺乏对其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估;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性传播疾病(STD)种类和症状多样化、复杂化,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可重复的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标准可以指导临床医师规范诊断和治疗各种阴道疾病及 STD,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医疗风险。此外,建立一套完善、统一、规范、标准化的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优化治疗方案以及推动女性生殖健康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宇飞,马芬,刘琛,张咪咪. 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系统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1-10.
[2]祝江红,黄蕾,韦妹艳. 基于16SrDNA高通量测序探究HPV52感染对女性阴道微生态的影响[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09):1005-1011.
[3]王雪琪,郑文瑾,叶艳箐,付玉荣,孟元光,翟青枝. 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研究进展[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3,15(07):29-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