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会计造假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分析-以康美药业为例
摘要:不少企业为稳住其行业地位,通过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等财务舞弊手段获取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本文剖析了康美药业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而基于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视角分析其舞弊缘由并予以反思,由此提出可供解决的思路与建议,对于提升企业的伦理道德水平和防控舞弊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舞弊;商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
近年来,我国各行业财务舞弊案件屡见不鲜,虽然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复杂的舞弊手段能达成最终目的,但在市场监管、众目睽睽之下经不起推敲,最终难逃法网,遭受监管部门的制裁,由此企业的声誉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此倡导各行业员工遵守道德准则和职业规范,以规范企业合规财务行为,防控舞弊风险。
一、理论基础
就企业而言,商业伦理是社会普遍认同并遵守的契约,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会计人员而言,会计职业道德对其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无论是商业伦理还是会计职业道德,都对企业遵守相关准则和规范有促进作用。
(一)商业伦理的内涵
有人认为,商业伦理是判断企业工作人员行为对错的依据。哈耶克认为,市场除了法律、契约、产权等外在规则,还应有内在规则,即市场习俗和商业惯例,这里的内在规则多属于商业伦理道德的范畴。在我国古代,最早的伦理范围仅限于人与人之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延伸至企业之间、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随着社会商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我国商业伦理的具体内涵相对明晰。肖岳峰等将商业伦理定义成企业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和准则。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我国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对会计人员的软约束,会计职业人员应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执业,提高自身会计职业技能和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避免财务造假等不正当行为。
二、商业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 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活动尚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阶段, 企业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尚未建立, 企业界不讲信用成风, 三角债问题突出、假冒伪劣问题严重、会计假帐盛行。
(二)法制不健全以及对假帐惩处力度不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合于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由于市场经济时间短, 我国目前经济领域中的法治情况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 法律形同虚设;法律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 不能对目前的会计造假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
(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 国有股比例过高, 流通股比例过低, 董事会被内部人控制或由大股东操纵, 监事会形同虚设, 在公司内部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权责利制衡机制。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在外部监督不健全, 内部监督失效的情况下, 内部人控制下的企业便背离了应遵守的基本商业伦理道德规范, 弄虚作假,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背离了客观实际。
三、案例简介
(一)康美药业背景介绍
康美药业全称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0518,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均为马兴田。
(1)业务范围
康美药业是中药饮片行业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企业,其以西药销售起家,逐渐向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保健品等不断发展,目前主要以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核心,辅以中药材、西药、保健品及保健食品、医药电商、医疗器械等。公司贯通中药饮片上下游“中药材-中药饮片-医院”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围绕中医药领域做强做大的基础具备。
(2)股权结构
上市之初,康美药业就是一家较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马兴田直接或间接控股康美药业。即使后期股本变大,股权结构发生变化,马兴田仍能对康美药业具有实际控制权,股权集中度明显。
(二)财务造假手段总结
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发布调查进展坐实康美药业后,同日康美药业主动申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康美”。2020年5月14日,中国证监会向康美药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中明确认定康美药业在2016至2018年期间,存在以下财务造假行为:
(1)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
2016年至2018年间,康美药业发布的原始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16.42亿元、264.77亿元、193.56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39.58亿元、48.35亿元、13.59亿元,会计差错对2016年至2017年进行调整后,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46.94亿元、175.79亿元。根据证监会公告,康美药业通过虚增业务凭证,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89.99亿元、100.32亿元、16.13亿元,导致虚增营业利润6.56亿元、12.51亿元、1.65亿元,分别占当期原始合并利润表披露利润总额的16.44%、25.91%、12.11%。另外,康美药业还存在虚增利息收入的行为。2016年至2017年间,虚增利息收入1.51亿元、2.28亿元,2018年上半年虚增利息收入1.31亿元。
(2)虚增货币资金
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康美药业发布的原始报表中货币资金分别为273.25亿元、341.51亿元、398.85亿元,2016至2017年经会计差错调整后的货币资金分别为203.77亿元、42.07亿元。根据证监会公告,康美药业通过财务不记账及虚假记账的方式,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及银行对账单,以配合营业收入造假伪造销售回款等方式,于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虚增货币资金225.49亿元、299.44亿元、361.88亿元,分别占公司原始报表中货币资金的82.52%、87.68%、90.73%,占总资产的41.13%、43.57%、45.96%,占净资产的76.74%、93.18%、108.24%。
(3)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
根据证监会公告,康美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将前期未纳入报表的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普宁中药城、普宁中药城中医馆、亳州新世界、甘肃陇西中药城、玉林中药产业园等6个工程项目纳入表内,分别调增固定资产11.89亿元,调增在建工程4.01亿元,调增投资性房地产20.15亿元,合计调增资产总额36.05亿元。调整纳入表内的6个工程项目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
(4)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
2018年,康美药业披露两项金额重大的应收关联方往来款分别为56.29亿元、32.50亿元,此前公司会计差错调整公告称由于记账不及时并未及时入账导致货币资金记多,其他应收款记少,两项应收款分别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达60.63%、35.01%。根据此线索,证监会发现康美药业于2016年至2018年间,在未经过决策审批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经查实,该部分非经营性资金用于购买股票、替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融资本息、垫付解质押款或支付收购溢价款等用途。
(三)舞弊缘由及反思——基于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视角
(1) 企业高层伦理道德缺失,独立董事并不独立
康美药业的股权结构董事长“一股独大”,持股比例超过了40%,还有其妻子和亲兄弟也是公司董事,这样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如同虚设,很难在决策上发挥较大作用,财务舞弊显得轻而易举。当企业面对不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时,行权条件高,一般员工难以参与,但行权价格高达市值一半,巨大的诱惑使得管理高层们将商业伦理道德抛诸脑后,在企业报表中大做文章。除此之外,高层趁机减持套现更是暴露出利己主义和伦理道德缺失。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不应与企业存在利益关联,其中就有人员与董事长是亲密同学,这样难以保证监管意见是否独立可靠,且相关工作明显失职,多次董事大会未现身而是通讯参会,沟通反馈效率低。
(2)内部审计独立性缺乏,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欠缺
康美药业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中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发挥企业内部独立评价的职能。通过内部审计,企业自检自查,有助于提升企业内控能力,有效履行商业与社会职责,规范资本运作并防范舞弊。但在 康美药业明显存在较大偏颇的财报中,内审给予的评价并未发挥其制约职能。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缺失,审计委员会成员竟由企业董事会成员构成,当面对公司奖金政策与企业业绩挂钩时,很有可能为了自我利益而选择隐瞒。另一方面,审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欠缺,专业能力薄弱,使得内审未发挥出监督职能。相关报表会计人员因上部压力或工资绩效激励而丧失会计职业道德,使得舞弊行为得以执行。
(3)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与职业怀疑缺失
康美药业自2011年上市以来直至2017年,外部审计工作一直交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天健每年针对企业财报给出的审计意见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同流合污,注册会计师伦理道德丧失。天健也未保持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怀疑态度,缺乏对财报纰漏的敏锐嗅觉。一方面,未识别出海外的关联交易方,对于其匪夷所思的“国内-加拿大-国内”的交易模式也未有深入探究,未遵循相关审计准则,从而出现了审计工作上的失职。另一方面,天健未对康美药业的内部控制给予充分解析与评价,未有效地评估其存在的缺陷,每年年审都出具了错误的审计结论。
(四)财务造假造成的危害
(1)扰乱市场秩序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造假,扰乱了资本市场。康美药业长达三年的财务造假,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也让整个股票市场受到损害。但我们看其 2017年的会计前期差错更正报告不难发现,康美药业将这么巨大的一次财务造假归结为记录错误,实则令人难以信服。康美药业通过其关联方进行自身的股票买卖,操纵股票市场以谋取自身利益。这无异于给整个经济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也给那些试图通过造假来获取自身利益的公司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扰乱了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
(2)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让相关投资者受到损失。通过虚增收入,将年度报表修饰得堪称完美,给外部投资者一种幻觉——该公司值得投资。同时也给银行一种错觉——该公司的信誉程度足够完备,从而使其借贷更加容易。种种错觉都是康美
药业为了谋取私利而营造的长达三年的假象。当该公司被查获时,导致其各大小股民因此蒙受损失。
(3)公司信誉严重受损
任何一个公司、一个人想要长远地走下去,就要把眼光放得足够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正确的企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才能走得远。会计信息失真,公司缺乏会计诚信更会让广大投资者对其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产生怀疑,使其以后在整个行业的信誉程度受损。从长远来看,它不仅需要重新树立良好的信誉,还要更艰难地获利以维持企业的生计,是一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现象,得不偿失。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四、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防止财务造假,建立良好的商业道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优化公司内部防范机制,加强内控
公司实际控制权集中在几人甚至一人手中,极易产生由于个人私利产生财务舞弊的行为,所以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从而实现相互牵制,内部监督的效果。另外,要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适当增加独立董事和监事成员的比例,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职能,保障其独立性。
(二)提高审计质量,完善审计作用
审计机构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经营品牌声誉。从康美财务舞弊事件发生后投资者对于其审计事务所的态度来看,会计师事务所的名声好坏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审计报告质量好坏的判断。未勤勉尽责或串通舞弊以获得一定的审计费用尽管能够维持短暂的经营,但其带来的后果也是毁灭性的。
审计机构需定期对自身的业务承接能力进行评估,考虑自身是否有能力和一定的资源承接相应的业务,在承接业务时首先对企业进行诚信评估,调查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情况,并对企业整体环境进行评估,尤其注意不诚信及道德品质缺乏的企业。审计人员需要保证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合理的质疑态度,对被审企业的高风险项目重点关注。审计机构对审计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惩戒力度,对道德品质缺失的人员进行公开惩戒。
(三)完善监管机制,减少舞弊发生机会
目前来看,证监会修订后的新《证券法》提高了舞弊主体及其相关人员的违法成本,起到较为有力的警示作用。新《证券法》对于控股股东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处罚力度大大增强。未来应继续推进对于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证券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监督,细化制度及规定,提高其违法成本,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
除此之外,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减弱信息不对称,降低其财务舞弊可能性;要构建舞弊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当公司财务指标与部分非财务指标在一段时间内与其自身历史或所处行业指标出现了较大差异,触发预警,就能够更为及时的识别异常并重点关注,减少财务舞弊被发现的时间差,增大其暴露风险;要规范监管流程,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奖惩制度明确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监管透明度,防止监管人员受贿、腐败导致机制运行失效。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继续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因此要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公司还应着力调整好各层次会计人才的比例,根据能力调配工作岗位,促进会计人才的合理流动,使高、中、低层次会计人才的配置趋于合理,以此提高会计人员岗位适应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会计职业界的努力,也依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它实际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道德环境的基本要求。
[1] 袁梅 . 基于金正大财务造假案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分析[J].会计师 ,2022(8):38-40.
[2]胡芸萍,孙卓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3):166-168.
[3]罗文萱 . 公司治理中的商业伦理——基于瑞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 [J]. 新会计 ,2021(9):32-37.
[4] 蔡军 , 张秋莹 . 基于会计伦理视角的案例分析——以广州浪奇为例 [J]. 全国流通经济 ,2021(8):162-164.
[5]薛桐尧,刘润木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