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如何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培育学生的技能

姚伟军
  
新中媒体号
2023年1期
墨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48100

【摘要】:当前筑行业的发展对于中职学校专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教师必须要应对当前建筑行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技术人员的深层次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有效的技术方式,加强对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建设工程施工;技能

前言

我国职业学校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职业人才,更多素质强、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在自己专业上进行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实现进一步能力的提升。在中职院校当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学生通过在中职院校中进行技能学习,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成为施工和管理的一线人才,不断发展自己。但是在中职院校中,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要采取有效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职业教育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教育界都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通过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只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结合,才能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其就业能力,还能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到岗位后能够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各方面能力都符合行业的要求,才能够促进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不能仅满足于某项技能的提升,更要通过综合能力增强,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窗口,一定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的能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了源源不断地向建筑行业提供技术人才,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施工等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具有专业能力和创新的建筑人才,才能够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2现阶段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育方面的弊端

2.1对学生不够重视

在当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中职院校的教师配备不强,这样就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生和教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育不够重视。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学习基础较差,自主能力不强的学生,而在步入中职校园后,学校和教师管理不够严格,很多学生对于中职建筑施工兴趣不强,学习能力不足,这样无法达到应有的学习水平。而教师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引领者应该充分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对于施工专业兴趣不强,重视重视度不够,长此以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学校不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校园当中感受不到与教师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交流,也会容易对于课堂和教师的不感兴趣,而造成本堂科目的掌握能力不强。此外,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校内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材料,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2专业性教师人员的缺失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很多建筑工程内部的专业人员薪资较高,是行业当中的佼佼者,而这些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人才很少有愿意参与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当中,这样就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内部的专业教师人才缺失。很多中职学生在进入校园内,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强,必须要有专业人才进行指导,通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教会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带领学生迈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门槛。而专业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通过更加系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加强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成果。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的要求不高,一些教师只了解理论知识,对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项情况掌握不全,这样在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就会有知识盲区,学生在进行实践和顶岗实习时就会出现遗漏问题,导致在后续建筑工程施工就业后出现诸多短板。

2.3教导与管理方面容易出现漏洞

中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都在十五六的年纪,正是身心发玉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在与社会初级接触的阶段,也容易受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学生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心性仍然不够成熟,虽然步入了校园内,但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理解程度不够,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在中职院校内对于学习兴趣不强,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很多学校内部对学生的教导和管理不够系统,教师如果管理过严,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教师管理过于松散,也会让学生有更多的娱乐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教育与管理矛盾当中,极大的影响了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3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途径分析

3.1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引导技能培养方向

在对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进行技能培养时,首先需要进行课程的系统优化,进一步了解当前建筑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资源进行分配时,要有重心、有方向的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更好地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向和行业相适应,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大力整合传统中职院校中的课程,将一些课程进行系统优化,将当前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加强岗位和技能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使教育内容与实践工作紧密连接,这样才能实现建筑施工和建筑管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3.2实施双证制,使技能发展有更宽广的路径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就需要通过使其技能发展更加综合,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并且凭借职业资格证书来作为敲门砖,获得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通过双证制来使职业技能发展有更加宽广的路径,通过国家对劳动就业准入制进行进一步规划,加强职业技能以及相关学业的综合把控,通过对岗位、学历以及技能之间的有效连接,让学生在具备职业能力后上岗。

3.3教学要做到理实一体,使技能培养的效率提高

对于不同的中职院校专业学生在开展技能培训时,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将不同时期内不同地点的学习有机结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加强实训基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交替进行,改变传统中职院校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和实操更加灵活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论学习当中,对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突破,学习瓶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环节,应用更加全面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构筑教学体系。例如:在进行建筑识图与构造一课时,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后,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建筑识图,通过在课上下达任务、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知识、了解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进行反复思考,提高职业技能。

3.4做到工学结合,使应用技能的能力提高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一定要做到工学结合,提高学生使用技能,这样才能应对在工程建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以,当前要加强学生到施工场地当中,从前期准备阶段到最后工程的竣工感受整个过程,零距离的接触工作任务,带着问题进入中职施工专业学习当中。同时,可以选择一套标准的施工模式,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分配,加强整个工程质量的验收能力,对各种知识体系以及技术资料进行整合。学生通过亲临现场,提高应用技能的有效性,应用工学结合模式开展一线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参与到各种技术和施工管理当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以及敬业精神。

3.5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中职院校职业学生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专业能力,一定要加强与企业的实际合作。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与学校相比更加先进,所以一定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共育人才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要求,使学生的培养更有专业性。同时,通过在校内阶段和校外阶段的共同努力,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和校外实训,让学生不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和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很多学生一旦步入社会,有很多不适应之处。所以,利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能够在学习阶段接触到真正的岗位实践,提高技术理解和掌握能力。

3.6建立“双师制”的教师队伍

当前中职院校对于施工专业学生来说,一定要具备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通过“双师制”教师队伍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只有加强师队伍的建设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双师制”队伍能够让教师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好地将自己在行业当中所学所想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加强施工经验以及施工理念的深入分析。

结语

中职院校的发展带动了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竞争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建筑施工过程为学习导向,优化管理为目标,让教育更有专业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道贤,花园园.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7):217-218.DOI:10.13487/j.cnki.imce.0183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