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茶梗纤维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王苑
  
新中媒体号
2023年2期
大连艺术学院

摘  要:针对目前服装产业对新型环保面料的需求,探讨了茶梗纤维应用于服装面料的实验过程以及面料特性,介绍了从茶梗中提取纤维的方法;对比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茶梗纤维提取产物的不同;使用生物化学技术初步加工了茶梗纤维面料;测试了生物面料的各项性能;分析了面料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茶梗纤维的生物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防水性能,存在进行批量的工业生产的可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茶梗纤维;新型生物面料;拉伸性能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demand for new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brics in the apparel industry,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fabric properties of tea stalk fibre applied to clothing fabrics are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fibres from tea stalks is introduc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tracted products of tea stalks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compared; the preliminary processing of tea stalk fibre fabrics using biochemical techniques is present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biocomposite fabrics are tested;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e fabrics are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o-composite fabric of tea stalk fibre has good tensile and water repellency properties, a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batch industrial production, which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Keywords: Tea stalk fibre; New bio-fabric; Tensile properties

1 茶纤维面料的应用于服装产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球服装市场价值约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国内生长总值的2%。但在带来高额的利润的同时,每年服装产业会产出约占全球20%的废水和10%的碳排放量,并且服装业还占有世界耕地的3%,它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服装业的污染,存于各个环节中,由于服装材料的特点,造成了在制造端和回收终端的污染,同时在销售环节,也会因为人为市场的原因,造成服装的浪费。在制造端,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耕地面积和水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现今面临的粮食危机和水资源危机;同时会排除大量化学物质,污染空气,水源与土地。在回收终端,由于材料和技术原因,目前仍然不能较好的对废弃衣物进行回收,利用率仅有1%,大部分仍通过传统的焚烧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加剧了环境负担。在销售端,受服装原材料影响,需要将大量原材料制成衣物,造成产能过剩,大量的库存积压,如果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导致库存被迫只能被销毁,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服装产业的变革迫在眉睫,使用生物材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从根本上对服装产业的制造端和回收终端对产品进行变革,来减少服装产业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这个目标也是与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对服装产业的变革相契合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环保消费意识的提高,对于环保面料的需求也快速增长,无论是衣物还是家用织物逐渐呈现环保趋势。根据CBNData的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在家用纺织品中,青年对于性能关注维度中,品质好、环保健康性以67.5%和48.7%的比例位居前列,说明年轻人的市场正在趋于理性化,更加关注环保性和品质性。

2茶纤维面料的特点分析

2.1茶纤维面料的主要特点分析

茶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目前每年的产量约为280万吨,但同时伴随着生产1t茶叶将产生超过30kg的茶梗和茶渣,并且大量的茶梗剩余物都无法被有效处理,造成资源浪费[1]。研究发现茶株中的茶多酚有大部分集中在茶梗上,而茶多酚因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上,能够调节人们体外的皮肤环境。此外,由于茶梗纤维其含有-NH2、-SH等化合物,能够很好的抑菌,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碳纤维材料的吸附性,具有吸附异味的功能[2]。茶纤维是一种全天然绿茶抗菌剂,天然茶纤维呈现出米棕色,是经过物理方法处理后提取出的粘胶纤维短绒,具有防臭的功能和良好的吸湿回潮作用,富含天然的茶色素、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相较于市场上的化纤面料来讲,茶纤维面料对身体几乎没有危害,与人体肌肤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同时它已经受到了国家质监局的检测,证明其已经达到了能够应用于贴身衣物的设计标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态纺织面料,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极高的评价。

从整个服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看,对面料的选择和应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服装设计活动开展水平,乃至品质内涵,因此探究茶纤维面料的具体特点,以及其重要思维理念和内涵特点,从而实现整个思维理念的有效应用和诠释表达。当然,茶纤维面料的具体应用,不仅丰富了服装设计元素,也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应用需要。

2.2茶纤维面料目前的应用分析

依据茶纤维的强度,茶纤维在目前我国的市场上主要的应用为毛巾类、浴衣类、和床上用品,不难看出,茶纤维的使用范围较窄,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目前已有的茶纤维面料的图案单一或者是图案的艺术设计感不强,不能广泛将其作为服装面料进行应用,这对茶纤维面料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茶纤维面料在服装以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养身健康,对于衣服面料要求也逐步提高。市面上出现的艾草纤维衣物,竹纤维衣物,因为其原材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企业也此作为宣传点,让服装的消费趋势转向养生。由于茶梗本身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也含有较多营养物质,但是需要进行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成为面料的可能性。

3茶纤维面料的制作工艺

3.1茶纤维面料的工艺

3.1.1纤维素成丝方法

茶梗——将茶梗洗净,摘去分枝——煮茶梗,在沸水中去蒸煮5-10min——压碎分解,去皮需要内部的纤维层,碾压成细丝——蒸煮纤维丝,去除部分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酶脱胶,使用生物酶进一步分解茶梗纤维丝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在处理液中也可以加入一定的纤维素酶,以获得更细的茶梗纤维——梳理纤维,将分解后纤维进行清洗,柔软,获得茶梗纤维[3]。

3.1.2纤维成片方法

茶梗——将茶梗清洗干净——用粉碎机粗略粉碎——煮茶梗,在沸水中去蒸煮5-10min,用冷水沥干,加入酸液,恒温处理——过滤洗净酸液,加入碱液,相同处理方法清洗沥干——加入海藻酸钠和明胶浸泡24h后溶解,加入可溶性淀粉糊化,静止1h,过滤掉溶液,将产物沥干,加压成型。

在处理过程中如果颗粒较小容易被酸碱融成碎颗粒,不能够很好形成纤维面,而较大长度的茶梗纤维会造成无法将表面的纤维层破坏,质地仍比较坚硬。需要将茶梗进行细致的预处理,剔除表面的较多的木质素层,分成较小的细条状茶梗再进行实验的测试。

经过实验分析,得出茶梗纤维长度与常规面料纤维长度的对比,如表1所示。

根据数据对比发现,茶梗纤维长度只有常用面料纤维长度的10%,由于其长度较短,不能够单独作为纤维面料制作衣服,需要进行材料的复合,使用混纺技术于其他纤维混合制作纤维丝,制成衣服。但是该方法会加剧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属于“舍近求远”的方法,不能够很好的实现研究目的,因此需要重新进行方案设计。

3.2其他生物面料的引入

3.2.1生物面料背景

现有的生物技术主要分为两部分,前沿的生物科技,通过专业的实验室对于各类生物的研究,分析其特点,进行生物材料的研发,其难度较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不能于工业化规模相适应;另一部分是利用较为简单的生物化学技术提取生物胶水,与各类可回收材料结合制作生物面料,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广,并且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3.2.2生物面料应用

目前服装业受市场影响,开始逐步寻求材料的变革,各类服装企业开始关注生物技术,希望借助生物来制作面料,以此达到生产回收全产业链环保的目的。

在生物制造成为时尚界的主流并取代传统的生产和染料方法之前,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一大挑战是将原型生物工艺转化为工业规模生产,这将是使这些产品广泛提供和负担得起的关键。

根据各类生物材料的调研分析,选择了食用明胶、吉利丁粉、果胶、淀粉、甘油、硅胶等可降解的生物化学材料与茶梗纤维结合进行实验。

5茶纤维面料在服装设计的具体应用思路

实际上,艺术图案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应该从体系化、完善化、层次化视角来具体开展,而完善的艺术图案设计思路,能够为茶纤维面料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帮助,在茶纤维面料图案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从茶纤维面料的具体特点出发,通过优化设计思路,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

4.1 依据面料的主要特点进行合理应用

茶纤维面料最为主要的特点在于它的无毒无害,同时对环境污染较小,借助这一特点茶纤维面料可以用于贴身服装的设计中,因此在对这一应用上茶纤维图案设计可以采用简单、典雅的图案,同时可以合理的运用我国茶文化的相关设计元素,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理念,除此之外,茶纤维面料对肌肤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在这一方面的面料图案的艺术设计上要给人以大方舒适的感觉,可通过借鉴其他类似的面料图案进行有关设计。

4.2 充分调查市场,走主流路线

在对茶纤维面料的设计之前,需要先对目前市场上的流行趋势进行一定的了解,在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之后,力争走主流的图案设计路线,利用图案间不同色调的对比,设计出适合茶纤维面料的花纹,强化设计的主题,内容表达要丰富而统一,将面料的艺术性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要带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冲击,体现出茶纤维面料的独特之处。从市场需求发展看,客观、具体的需要实际上是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过程中,创新茶纤维面料设计引用理念,能够为茶纤维面料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帮助。当然,充分调查实际需要,才能优化茶纤维面料图案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

4.3 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面料图案艺术设计的追求可谓日新月异,而茶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面料,在对它的图案艺术设计上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避免其受到其他各种形式材料的冲击而逐渐没落,不断进行创新,突破目前该面料图案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良好平稳的发展。而创新茶纤维面料的应用思路,尤其是将其与时代发展的具体特征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整个图案设计活动中,从而实现这个茶纤维面料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持续创新、系统化完善,是当前整个艺术图案设计活动开展实现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在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结论

不同于目前使用广泛的植物纤维织物,茶梗纤维并非直接是原材料端的产品,而是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品。重新利用茶梗纤维既是对废料的循环利用,也创新的开发了服装业的新材料,让它产生新的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服装业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茶梗纤维材料的重新利用,将茶叶生产的经济闭环同服装生产的经济闭环连接起来,丰富了循环经济的内容,发掘了茶梗纤维的新价值,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面新材料的探究提供了新思路。

茶是中国的传统的作物,富有经济文化价值,有着“茶禅一味,天人合一”等养生文化意蕴,可以将织物和传统茶文化结合,主打以茶养生的健身服饰设计[5]。

茶梗具有丰富的茶多酚和茶多糖,它凭借其容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的特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在作为健身服饰的材料时,是能够对人体产生良性效果的。因此可以主打茶梗衣物养生的宣传,赋予织物更多的经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新怀,赵升云,陈良璧. 茶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加速老化性能 [J]. 农业工程学报,2015, 31(12): 308-314.

[2] 李钊,张文斌.抗菌除臭粘胶纤维——茶纤维[J].中国茶叶,2011,33(07):6-8.

[3] 邱晓莹,王校常.茶叶废弃物制纸工艺探索[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643-1646.

[4] 郑义海.台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丝绸服饰产品设计运用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32-36.

[5] 宋丹.基于分形几何学理论的数字图形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纺织学报,2014(19):26-33.

王苑 大连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负责人 讲师

研究方向:染织纤维艺术设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