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需求层次论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罗颖
  
新中媒体号
2023年4期
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中学校 402160

摘要: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只有深刻掌握初中生心理需要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从整个人的一生来看,初中阶段是生理快速发育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身体发育迅速,因此与之对应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复杂、特殊性的变化。

本文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需要的视角出发,探讨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学生成长阶段的不同引导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对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需求;初中;心理健康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基本观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以人的层次需要为基础,以需求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其著名著作《动机与人格》中,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其中生理需要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最基础、最底层的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保障;安全需要是在对人基本生存保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安慰;从安全需求开始后上升到高级需求阶段。

一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从需求层次来看,五类需求是由低到高成阶梯状顺序,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不断升华的过程;另一方面,马斯洛还把需要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他指出,个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尚未满足的需要所驱使的,一旦某个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它就不再起推动左右,行为的动力源自于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旳匮乏影响人格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人格缺陷是引发道德问题甚至犯罪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生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源泉,只有深刻掌握初中生的心理需要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

从整个人的一生来看,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之间的过渡期,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第二阶段,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青春期的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延后这一现状的情况下,初中已经基本包含于青春期中,在这一阶段中,身体发育迅速,因此与之对应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复杂、特殊性的变化,从青少年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就包括产生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一方面。性意识的逐渐觉醒,让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容貌打扮,同时产生了接触异性以及与异性交往的渴望,由此,他们各方面的态度、情感的表达以及行为的方式等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非常渴望学校、家长给他们成人般的信任和尊重;但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的发育时间和速度均不对等,生理发展相对迅速,更加成熟,而心理发育相对缓慢,尚处于发育发展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偏弱,使得他们在此阶段中,以螺旋式上升甚至是徘徊状态下磨合成长,同时也呈现出多种矛盾。其主要表现在很多方面的矛盾性,其具体表现为独立与依赖的矛盾、要求他人尊重与不能尊重他人的矛盾、情感冲动与内隐的矛盾、生理成熟与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勇敢和怯儒的矛盾、高傲和自卑的矛盾、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矛盾,造成青少年的行为受需要的影响不断变化[2]。

通过教学,笔者认为初中生的心理需要包括正当需要和非正当需要。其中正当需要包括尊重或自尊的需要、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滋养的需要、人文关怀的需要、学业有成的需要、缓解成长压力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对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道德需要等方面;而不正当的需求包括扭曲的自尊需要、非理性的好奇心需要、过度逞强的心理需要、不正常的赎罪心理需要、不当的异性交往需要、不当的归属需要。因此,基于了解了初中生有如此多的变化、需求及现代社会的内外因的情况下,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在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认真分析青少年需要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青少年正当的心理需求,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不只是单纯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如此局限于书本、脱离青少年实际的说教的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真正帮助青春期的初中生顺利走出这个过渡期,由此,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笔者进行详细探析。

(一)正确认识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层次是多层次系统,当其中的意向需求增强时其他需求将会随之减弱。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于青少年正当的心理需求,我们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对其不正当的需求,我们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疏导来进行引导[3]。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注重青少年的挫折、勇气、自信、理性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消除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区别性、差异化教育,同时针对青少年易冲动、暴躁等性格特点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责任,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二)尊重和沟通激发创造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关于尊重的需要,其内容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要求,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5]。尊重学生,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基础,站在平等的地位,倾听学生的想法,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促其进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发展与深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己判定可能的行为后果,然后自己调节会带来不良后果的行为方式。

(三)将“爱与归属感”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当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爱与归属感”会成为他最大的需求。对于青少年来说“爱与归属感”这一需求是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的需求,如果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去实现人生价值。由此看来,在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爱与归属感的满足,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尽量多地给予学生关注,利用集体影响、带动个人,个人填充、丰满集体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接纳与被接纳的良好氛围,满足学生“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四)强调更高层次的需要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更加关注自我价值需要,将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作为人的深层次需要,作为需要的高级层次[4]。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未来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能沟满足初中生的后三个需求,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培育构建青少年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发展自我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如道德需要,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的需要,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习得的,故促进班级形成健康心理氛围,在事件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多角度多方式地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四、结语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青少年内在的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始内因,家庭、学校、社会是外部原因。但是,家庭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基础需求的基础单元组织,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对其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保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无论是家长,或是一线教育者,更应该以理性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在此阶段中的需求,并且,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更应相互配合,从需要的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为孩子们保驾护航,营造一个内外和谐、民主、尊重与爱的大环境;由此,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探寻需求对其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易琳琳.需要层次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爱心教育[J].百科知识,2020(15):10-11.

[2]方小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高校辅导员管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196.

[3]柏学芬.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4):99-101.

[4]戴承媛,张国华,张永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02):26-28.

[5]解毅飞.大目标 小步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简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5(02):75-7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