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技术赋能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软件开发、数据处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赋能,为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此背景,从工艺美术产业的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工美新业态等方面切入,分析当前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产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践,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
工艺美术作为工业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是推进工业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2016年12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工艺美术等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1〕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美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比,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在数字科技不断改变行业生态的今天,工艺美术行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在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一个互补且不可或缺的过程,坚持“双创”方针,绽放文化价值魅力,拥抱时代,守正创新发展,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数字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数字技术是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数字技术与工艺美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为壮大工艺美术产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产业新业态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是,由于工艺美术产业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多样性、独特性、实用性以及集中体现中华民族造物智慧的特点。如何将数字技术于工艺美术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工艺美术产业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更好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探索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产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践
(一)丰富研发设计方法
1.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设研发计方法和工具不断迭代更新,从手工绘图到CAD和3dmax相结合的传统建模,再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数字化建模法。数字化建模能根据设计师编写的算法和设置的参数、围绕产品功能、材质、造型等要求,进行智能化设计,并不断进行优化,直到获得最佳设计方案,使得设计师更容易实现复杂产品的设计。
2.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打造线上协同办公平台。通过在线协作和数据共享,制造商可以进行高效合作,优化工艺美术产品研发设计流程,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大幅降低新产品研发周期。
3.在投产前,制造商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测试整个设计的可行性。由于制作工艺品所需成本较高,并非所有制造商都有能力来支持这种创新。数字化建模、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消除这些障碍,实现由实体实验向虚拟仿真实验转变,避免反复“试错”现象的发生。
(二)加快实现智能制造
1.工艺美术产业的生产方式多为手动操作,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可以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华光国瓷为例,通过与卡奥斯COSMOPlat 合作,对传统窑炉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窑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窑炉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数据收集不全面、运行情况监管困难等问题。
2.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技术,将科技、艺术和设计完美融合,作为传统工艺的有效补充,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能实现工艺品的个性化定制,为工艺品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3.由于我国工艺美术产业门类繁多、分散度高等特点,制约着产业协同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业上下游供需调配更加精准,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更加紧密,产业链的韧性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工艺美术产业升级。
(三)打造工艺美术新业态
1.依托社交、直播、电商平台,打造网络消费新模式,让工艺美术获得更多的展销渠道。同时,网上直播不仅可以直接销售产品,还可以展示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工艺美术大师变身“网红”,传播工艺美术文化,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2.基于3D建模、VR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工艺美术数字博物馆,摆脱实体展馆对于空间的束缚,使展览内容更加丰富。数字展馆可以实现动态交互、真人讲解、720°观赏展品,给观众一种沉浸式漫游感受。同时,通过全景拍摄、VR虚拟现实技术将线下博览会场景复制上传到“云端”,打造永不闭幕的展览,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艺术的魅力。
3.通过数字技术为工艺美术赋予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在保证工艺美术作品版权和唯一性的基础上,让工艺美术作品以NFT的形式成为数字藏品,满足消费者的收藏、鉴赏、流通等需求。与传统工艺品相比,价格亲民,富有时代特征,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三、未来展望与建议
数字技术为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对于工艺美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为了更好的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高质量发展,给出以下建议:
(一)在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加强传统工艺的高质量传承。工艺美术是传统手工艺术的代表,因此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手工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延续传统工艺的价值和魅力,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融合的目标。
(二)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为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产业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的工艺美术门类和生产环节量身定制不同的数字技术应用方案,提高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产业的应用水平。
(三)加快推进工艺美术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生产标准。全面梳理现有行业标准,对不符合标准化工作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和废止,对于行业亟需且有条件的领域,积极开展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四)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建设工艺美术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数据分析、市场营销等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提高企业集成化运营和管理水平,推动整个工艺美术产业生态的数字化升级。
(五)加强与文旅、媒体、教培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工艺美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开放的生态系统,吸纳其他文创领域的优势和资源,实现产业的协同创新和共生共赢。
(六)培养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加强工艺美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储备。加强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探索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工艺美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技能的人才团队。
(七)政府要高度重视工艺美术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设立数字经济领域专业投资基金,引导工美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数字技术与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研究。
总之,数字技术对于工艺美术不是洪水猛兽,数字技术与工艺美术产的融合,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天地。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趋势下,工艺美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高明静 《工信部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N〕.中国工业报,2018(1).
〔2〕当红齐天集团 《科技+传统文化IP: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N〕.学习时报,2022(10).
于洪宽,男,1987.6,汉族,山东冠县,本科,工艺美术师,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