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碳排放的调查研究
摘要:碳排放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且也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碳排放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碳排放状况的调查研究,找出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居民碳排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了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碳排放;碳交易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更加美好,实现生态宜居和绿色发展,这对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碳排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河北地区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为85.2%。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男性占50.0%,年龄主要集中在18~49岁之间,年龄较小的是20岁及以下和51岁以上两个年龄段。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植农作物、饲养牲畜、从事农具制作、修理等工作。从被调查的农村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来看,大部分人比较注重家庭清洁卫生及购物消费节约。在对所调查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2、问卷的设计
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从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口、收入、职业、居住方式等方面设计了19个问题,包括个人信息、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居住方式等。调查采用便利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3、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碳排放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造成了碳排放量增加。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碳排放相关概念、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碳排放情况、影响因素以及提高低碳意识等方面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碳排放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4、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在调查中,有80%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碳排放,主要表现为种植养殖和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碳排放,另外有10%左右的农村居民认为产生了一定的碳排放,但碳排放较少。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63%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种植养殖面积和燃料燃烧方式;有21%左右的农村居民认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种植养殖面积和燃料燃烧方式;有11%左右的农村居民认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种植养殖数量和燃料燃烧方式;另外还有5%左右的农村居民认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家庭人口数量和种植养殖面积。
5、碳排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碳排放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长远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碳排放与乡村振兴有着密切的联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碳排放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6、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河北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碳排放的状况。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碳排放的情况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碳排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消费结构较为单一,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第二,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环保知识认知不够;第三,家庭消费能源结构不合理;第四,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第五,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观念的培养和教育;鼓励农村居民进行低碳消费模式的探索。
7、对策建议
首先,农村居民应该树立低碳意识,提倡低碳消费方式,努力降低碳排放。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居民低碳意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使农村居民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树立“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其次,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政府应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同时政府还应加快对农村居民用能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通过推广新能源来降低碳排放量。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强对农民节能减排的技术培训。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居民碳排放状况的调查研究,为今后的农村居民低碳化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碳排放量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低、经济收入较低以及生活方式落后等。因此,要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入手,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减少碳排放量。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了解碳排放的相关知识。二是加大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加快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四是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韦玉琼,龙飞,岳欣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碳排放变动及减排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22(09):62-73.DOI:10.13246/j.cnki.iae.2022.09.008.
[2]韦玉琼,龙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碳排放变动及减排策略[J/OL].农业经济问题:1-14[2023-05-08].DOI:10.13246/j.cnki.iae.20220414.001.
[3]宋丽美,徐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碳排放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02):36-45.DOI:10.13791/j.cnki.hsfwest.20210205.
作者简介:
李桦;女;汉;2001.10.12;中国河北保定;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孙磊;男;汉;2002.6.4;在读本科 ;工程管理
楚子琪; 男;汉;2002.10;河北省保定市;在读本科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