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机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张永华
  
名万媒体号
2023年5期
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266000

摘要: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常见。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无人驾驶汽车、人脸识别和工业加工领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还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便捷,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机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对动车机组生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动车机组生产;应用现状分析

引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动车机组是高铁列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舒适、智能化和环保等特点也受到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动车机组的设计、生产及运营效率,并保障动车机组质量与服务成为当前推进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迅速普及和应用,在监控、控制、决策、识别等多个领域独具优势。在这些方面,动车机组所依托的现代化科技更是让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产品的性能、运行安全和客流服务等多个方面变为可能。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机组中得以广泛运用,并不断有创新实践的应用被推出,为动车机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向心力和支撑力。

1.人工智能技术对动车机组生产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技术是指计算机系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技术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机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效率。而且利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实验设计、参数优化等,能够提高动车机组设计及制造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缩短产品制造周期;而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设备健康监测、异常诊断、故障预测和修复,实现对动车组及时监控,有效降低故障率,确保动车机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组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用户体验和快捷性,对我国动车组设计制造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2.动车机组的制造生产步骤

2.1前期研发设计阶段

前期研发设计阶段主要是指轨道车辆、路网供电等设备的研制和设计工作,包括产品方案设计、参数配置、工艺规划等内容。此阶段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前期研发阶段,可以有效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系统设备采购和准备工作

此阶段主要是对动车组各个系统设备进行采购和前期调试工作,包括牵引、制动系统、高压系统、给水卫生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隔音降噪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等部件进货,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系统设备的检验、安装与调试工作,此阶段采用人工智能进行设备的检验、调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制造生产制造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动车组及其组成部件进行装配制造的过程,包括零部件加工、零部件样件校验、预组装和总装等工序。由于动车机组需要集成多种技术和零部件,因此生产制造环节需要特别注重协同性和多维度管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动车组及各个组成部件的生产制造,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智慧化。

2.4质检验收阶段

对生产的动车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试验,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性能验证,完成车辆的最终验收。通常在该阶段中生产需要实现完整的质量控制和性能保障,以确保车辆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而且生产部门还需完善相关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后期动车组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质检验收工作可以大大提高验收的准确率。

综上,动车机组生产过程需要通过完整的设计、制造与交货、验收各环节来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全生态模式,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化科技进一步提升动车机组的智能化和自控性,保证动车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推进、发展创新。

3.人工智能技术对动车机组生产的帮助

3.1优化设计过程

人工智能除了可以帮助动车机组的生产工作,还可以使工作人员实现对动车机组进行模拟分析、实验设计、参数优化和多方案比较,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缩短设计时间。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方面,提高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这对动车组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2生产制造更加便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包括物流管理、成本控制、车辆调度等方面。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产品组装和质量检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优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3.3提高制造效率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针对不同任务、不同项目的自适应规划与调度,自动控制升降平台、抬车机、气压储能、抛丸机等设备并协调他们的作业;同时,通过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技术进行状态检查、扭矩侦测等,提高智能集成系数、加快变更响应速度,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3.4实现故障预测和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系统设备健康监测有助于提高动车机组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机组维修所造成的成本支出,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益。例如在车辆系统故障预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对各类复杂信号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准确的故障诊断和提前预测。

3.5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在车站候车区配备AI语音识别设备,可以实现精准广播取消、起止点变更、滞站通知等信息,并传达重大事件以指导旅客安全乘用动车组。此外,还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乘客的出行途径进行分析,优化列车组织与运营,提升行程舒适度和方便度。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在动车机组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应用,将促进动车机组的智能化和自控性发展,同时也让动车机组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助推中国轨道车辆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

结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实现动车机组生产的优化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而且它对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动车机组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我国动车组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建英,刘韶庆,范龙庆,余进.大数据在我国高速动车组运维中的应用[J].控制与信息技术,2019(01):7-11.DOI:10.13889/j.issn.2096-5427.2019.01.002.

[2]刘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推动中国高铁运维快速发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8(08):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