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数据时代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基本路径
摘要: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来源更加多元,这一现象对公安档案服务民生功能提出新要求,为此,公安档案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公安档案利用率,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文章从公安机关增强档案意识、建设档案资源等方面,分析大数据时代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路径,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安档案;民生服务
引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档案需要在服务民生以及保障民生这两项功能中进行转换,为发挥公安档案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公安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公安档案的开发深度与利用率,丰富公安档案内容,满足人们对相关公安档案信息的了解需求,提升公安档案服务民生水平。
一、增强档案意识,创新发展理念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这些现代技术应用到公安档案管理中,提高公安档案收集、录入、整理、归档、保管,开发与利用的效率,促进“互联网+政府服务”体系的完善,推动公安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让公安档案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营商环境优化中,发挥公安档案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职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立足于公安事业的发展以及公安机关的职能,提高对公安档案管理的重视,在公安机关内形成统一思想认识,重视公安档案的管理、开发与利用。明确公安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根据公安档案管理制度开展公安档案整理与归档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明确每个人的岗位分工,如档案收集、档案核对,档案移交等,落实每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确保公安档案管理规范,达到公安档案及时归档与保管的目的,实现公安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将公安档案服务民生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以及政治文化的环境中,深入分析公安档案中反馈出的各项共性与特性信息,通过信息总结为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1]。
公安档案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在公安档案管理基础上重视对公安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优化传统管理制度,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全面梳理公安档案资源,将能够公开与利用的公安档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同步,实现服务民生的全时、全程服务。公安部门向公安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贯彻新的管理理念,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相关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与能力,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公安档案的整理、分析、开发与利用,实现公安档案的数字化管理[2]。
二、建设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服务效率
公安档案管理过程中,重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各项公安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增加公安机关的公安档案资源,为公安档案的查询与利用提供便利,提高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效率。
公安机关大力、大范围收集公安档案,将建设档案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档案管理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与公安工作的协调与配合,让公安工作融入到公安档案的建档、整理中,重视对重大活动、典型案件等方面档案的收集,实现公安工作发展与公安档案拓展延伸相协调的目的。丰富公安档案的内容与载体,在内容丰富方面:从公安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出发,对每一个对象进行科建档,提高公安档案内容的丰富度。针对建档材料进行规范化管理,仔细核对信息的来源、准确性与完整性,在录入过程中,利用自动化办公的方式提高录入效率,再次检查建档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公安档案管理水平与质量;在载体丰富方面:利用声、磁等载体丰富公安档案,为公安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便捷,提高公安档案服务民生效益。以上方式扩大公安机关公安档案的数量,丰富公安档案内容,为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丰富的公安档案信息参考。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框架下,为提高计算机检索的准确性,满足人民群众对相关公安档案资源查询的完整与准确需求,利用其公安档案资源,以及自动化办公系统进行公安档案资源的反复核对,二者相融合为民生提供便捷、高效、高质量的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公安机关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对公安档案资源进行编制,完善可以服务民生的公安档案清单,制定规范、明确的检索关键词目录,进而建设统一、官方的公安档案信息共享平台,评价显示界面设计清晰明确,实现一键查询的效果,此外,丰富该平台的服务功能,让人民群众利用一个平台获取到自身需求的全部公安档案信息,提供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效益。
三、拓宽档案利用渠道与领域,保障档案安全
公安档案服务民生需要对公安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因此,公安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大数据时代特点的认识,增强公安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意识,创新公安档案利用渠道与领域,提高服务民生质量。公安档案管理部门利用自身科学的公安档案管理手段,结合公安机关服务民生工作的开展与未来工作方向,有目的地对公安档案信息进行挖掘,找到并利用其中的有价值信息,提高公安档案的利用价值。例如,在户籍档案管理与利用中,公安机关已经对户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这一方式实现户籍档案的随时利用,为人民群众异地办理户籍相关工作提供便利。
保障公安档案信息录入的准确性,针对数据迁移、校验工作做好验证,优化公安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如增加纠错功能,此外,针对公安档案信息的更改,增加审批环节,也就是每一个公安档案信息的更改都需要公安机关相关管理人员的审批确定,这一功能已经在户籍档案信息的更改中有效利用。还可以增加公安档案信息的扫描录入环节,实现全过程公安档案信息审核与确定,及时纠正与修改错误数据,保障公安档案信息内容的准确性。针对已经完成公安档案信息迁移的地区,公安档案管理部门组织人力,检查信息导入情况,确保信息导入过程中的网络安全与稳定,保障公安档案信息安全。对违法犯罪档案信息进行重点整理,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下,利用官方的公安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将这类公安档案进行共享,提高人民群众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提高对法律的理解,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社会提供支持。
公安机关在公安档案共享中,立足于安全共享,确保共享与保密的协调,利用与安全的协调,因此,公安机关建设公安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将可以公开的公安档案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与特殊共享。无条件共享可以让人民群众不受限制的进行公安档案信息查阅;有条件共享需要制定明确、严谨的前提条件,满足条件后,人民群众或者企事业单位可以共享该公安档案;特殊共享是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直接提供信息,利用分层审批的方式进行共享,这一方式体现社会的秩序性、法律的约束性与尊严,确保公安档案信息不出现泄露等问题。针对跨部门的公安档案共享,建设跨部门管理平台,规范公安档案共享途径,确保公安档案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提高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高质量、省时省力的服务。
结论:大数据时代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基本路径在于对公安档案进行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加大对公安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完善公安档案管理制度并重视公安档案的安全问题,发挥公安档案的最大价值,提高公安档案服务民生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建华. 对大数据时代公安档案服务民生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22(6):143-144.
[2]张凯莉. 信息化条件下铜陵市公安档案管理问题研究[D]. 安徽:安徽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