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探究

邵志新
  
名万媒体号
2023年10期
朝阳示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一直是新闻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新闻报道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主观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限制,并提出了实现主客观平衡的策略。文章认为,在新闻报道中,主观性应注重公正客观、多元立场,客观性则需要深入调查、详实报道。只有正确把握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才能真正满足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需求。

关键词:新闻报道;主观性;客观性;平衡;公正客观

引言: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起到了传递事实、记录历史、监督权力、构建社会共识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新闻报道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主观选择和表达,往往难以做到完全客观。因此,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探讨新闻报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于新闻的需求。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定义和特点

主观性和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观性会受到个体立场、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客观性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对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呈现和公正中立的处理。在新闻报道中,要尽可能平衡并权衡这两种特点,以实现公众对于新闻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需求。

(一)主观性的定义和特点

主观性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的主观感受、立场、经验和态度等因素对事物进行评判、表达和描述的特点。在新闻报道中,主观性体现在新闻工作者的主观选择和表达上。主观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观性是一种因人而异的特点。不同的个体在对同一事物进行评判和表达时,可能会受到自身经验、观点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产生不同的主观性。其次,主观性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可能会受到自身情感和偏见的影响,导致报道中带有情绪色彩的描述和评论。再次,主观性是一种立场的表达。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会根据自身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来选择和表达信息,从而使报道带有一定的偏见。最后,主观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闻工作者与社会的互动。新闻工作者可能会根据自身对社会状况的判断和认识,选择和描述某些事实,从而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二)客观性的定义和特点

客观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描述事实和事件时,基于客观、真实、客观、公正和中立的原则,尽可能准确地进行报道。客观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客观性是一种事实的呈现。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尽可能客观地描绘和描述事实,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和评判。其次,客观性是一种真实性的要求。新闻报道应尽可能忠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不捏造和虚构信息,保持对真相的忠诚。再次,客观性是一种公正和中立的原则。新闻工作者应尽量避免主观个人立场和偏见的介入,以公正和中立的态度对待和处理信息,使报道不对特定群体有利或不利。最后,客观性是一种对多方面观点的呈现。客观的新闻报道应该能够展示多方面的观点和声音,促进读者对事件的全面了解和思考。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限制

主观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和立场的自由,使报道更具有个性化和感染力。主观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者对事件的态度和观点,从而引发对该事件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然而,主观性在新闻报道中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主观性容易带来偏见。新闻工作者可能受到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影响,使报道产生明显的主观色彩,影响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主观性可能导致报道的不全面和不公正。新闻工作者可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观点选择性地呈现某些事实,或者忽略其他观点,影响读者对事件的全面了解和判断。

相反,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确保报道尽可能客观、真实和中立。客观性使新闻工作者能够以客观的眼光和观点报道事件,尽量排除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干扰,提供读者可信的信息。

当然,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也有一些限制。首先,客观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主观成分,因为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报道内容、表达方式和选取报道角度时仍会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其次,客观性存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限制。新闻报道往往依赖于记者的主观判断和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不同记者之间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实现主客观平衡的策略

为加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新闻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报道。新闻报道应该以客观、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减少个人主观判断的干扰。其次,多方面采访并尊重各方观点。主动寻找并采访相关各方,全面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给读者提供多角度的信息。此外,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守新闻道德规范,如准确报道、真实还原事件等,以确保报道的客观性。

为提高新闻报道的主观性,新闻工作者可以考虑以下方法:首先,充分表达个人观点和立场。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可以适度地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增加报道的个性化和情感共鸣。其次,通过人性化的叙事手法和个人经历的呈现,使报道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为增加对立、多元的报道立场,新闻工作者可以尝试引入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甚至刻意寻找反对意见,给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供思考和判断。同时,新闻工作者可以加强对社会群体的关注,报道不同群体的声音和问题,以促进社会多元发展和人民福祉。

为鼓励读者批判性思考,新闻工作者应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参考资料,帮助读者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相关情况。同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适时提供一些问题和思考,引导读者主动思考、探索,而不是单纯接受或被动接受新闻报道。

结论:

在新闻报道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探讨了主观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限制,并提出了实现主客观平衡的策略。只有正确把握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勇. 新闻学与传播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程嘉华. 新闻原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邓小明. 新闻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邵志新,男,1979年10月,辽宁·朝阳,汉族,讲师,新闻学、秘书学、汉语言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