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轨道交通运营故障情况下的行车方案调整探讨
摘要:地铁和其他形式的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复杂性和乘客需求的增加,这些系统也更容易受到各种故障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的运营故障条件下,如何通过调整行车方案来最小化对乘客和整体运营的影响。文中详细介绍了包括列车小交路运行、列车单线双向运行和列车站前折返在内的多种应急响应策略。
关键词:地铁运营;行车方案;故障应对;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这一重要性相伴随的是系统运营中不可避免的各种故障和难题。这些故障不仅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乘客安全和出行便捷性造成影响。因此,制定有效的故障应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1轨道交通运营常见故障
在地铁系统中,由于多种原因,例如技术问题、突发事件或人为操作错误,可能会导致运营故障。当这些故障发生时,需要有一套高效、灵活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行车方案调整策略。
1.1 列车停运、下线
列车停运或下线通常是由于严重的设备故障或安全问题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相关区段或全线可能需要停运,乘客需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同时,维护团队会立即出动,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运营。
1.2 列车加开、替开
当某列车出现问题但整体系统仍可运行时,运营方会加开或替开列车,以缓解拥挤和维持运营时间表。这通常需要精确的计划和快速的决策,以避免对其他列车和乘客造成影响。
1.3 列车扣车以及区间临时停车
“扣车”是将故障车或延误严重的列车停在站台或存车线,以免影响其他列车运营。区间临时停车则是在解决问题前,将列车暂停在最近的安全地点。
1.4 列车越站通过和加速运行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缓解延误,列车可能需要越站通过或加速运行。这通常是在非高峰时间进行,以减少对乘客的影响。
1.5 列车反向运行
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执行反向运行,即在单一轨道上进行双向运行。这需要特殊的调度和信号系统设置,以确保安全。
1.6 列车救援行车调整
当列车出现故障并无法自行恢复时,需要用另一列健康的列车进行救援。这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线路的运营,需要精确的计划和多方合作。
1.7 列车小交路运行
小交路运行是在大交路无法正常运行时,采取在部分区段内进行有限的运营。这样,即便不能全面恢复,也能提供有限的服务。
1.8 列车单线双向运行
当双线中的一条线路出现问题时,可能需要采取单线双向运行的措施。这同样需要特别的调度和安全措施。
1.9 列车站前折返
在紧急情况或特殊需求下,列车可能需要在预定终点站之前进行折返,这称为“站前折返”。这样做通常是为了更快地调配资源或处理紧急情况。
2轨道交通运营故障情况下的行车方案调整
在地铁或其他轨道交通系统中,运营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当发生故障时,如何有效、安全、迅速地进行行车方案调整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和相应行车方案调整的措施:
2.1 列车停运、下线
2.1.1故障场景:
严重设备故障,如动力、制动系统故障
安全事件,如火灾、恐怖袭击
极端天气,如台风、洪水
2.1.2方案调整:
信息发布: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媒体和站内广播通知乘客列车停运或下线的信息。
备用交通:与公交、出租车等其他交通方式协调,提供备用交通方案。
维修与检查:派遣专门的维修团队立即处理故障,以恢复服务。
运营恢复:在确认安全无虞后,逐步恢复运营,并通过信息平台更新状态。
2.2 列车加开、替开
2.2.1故障场景:
单一列车故障,但轨道仍可使用
某一时段乘客流量激增,需要增加列车以满足需求
2.2.2方案调整:
临时调度:根据需要,在故障点前后站加开或替开列车。
时间调整:运营时间表可能需要临时调整,以适应新增列车的运营。
乘客指引:通过广播、电子屏幕或工作人员,指导乘客如何转乘或使用替开列车。
优先级设置:在加开列车时,需要考虑到各个方向和站点的优先级,确保资源最有效地使用。
2.3 列车扣车以及区间临时停车
2.3.1故障场景:
列车出现轻微故障或小规模延误
轨道设备或信号系统出现短时故障
2.3.2方案调整:
扣车操作:将故障列车或者延误过大的列车移至最近的侧线或车库,以便对其他运营列车产生最小的影响。
区间临时停车:在故障解决期间,将邻近的列车暂停在最近的安全区间。
通知乘客:通过站内广播和信息屏幕,实时通知乘客最新的运营信息。
2.4 列车越站通过和加速运行
2.4.1故障场景:
站台拥挤或站内设备故障
需要尽快缓解某一段区间的延误
2.4.2方案调整:
越站通过:为避免进一步延误,列车可能需要越过一站或多站,直接进入下一个可停靠的站。
加速运行:在安全范围内提高列车速度,以尽快通过故障影响区域。
2.5 列车反向运行
2.5.1故障场景:
单轨道故障,另一轨道仍可使用
严重故障导致某一方向完全不可通行
2.5.2方案调整:
反向调度:利用仍可使用的轨道,进行反向或双向运行。
安全措施:设置特殊的信号和调度方案,以保证反向运行的列车安全。
2.6 列车救援行车调整
2.6.1故障场景:
列车因为故障停驶且无法自行恢复
2.6.2方案调整:
救援列车派遣:将备用列车或临近的运行列车调度到故障列车位置进行救援。
乘客疏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乘客从故障列车转移到救援列车或最近的站台。
2.7 列车小交路运行
2.7.1故障场景:
某一段轨道出现故障,但其余部分仍可正常运行。
特定区域内的设备或供电系统出现问题。
2.7.2方案调整:
定义小交路:根据故障位置,将可正常运行的区段设定为一个小交路,列车仅在这个范围内往返。
调度调整:在小交路内进行列车和人员的调配,以确保高效的运营。
乘客通知与指引:通过广播、电子屏幕或工作人员实时告知乘客当前的运行状态,并指导他们如何转乘或绕行。
恢复计划:在修复故障的同时,制定完整恢复到常规路线的计划和策略。
2.8 列车单线双向运行
2.8.1故障场景:
由于故障或维护,只有单条轨道可用。
某一方向的轨道被暂时阻断。
2.8.2方案调整:
单线双向调度:采用单条轨道,实现列车的双向运营。
严格的时间调度:修改列车运行时间表,确保列车在单轨上双向交替运行,避免任何冲突。
安全措施增强:加强信号系统和人员监控,确保单线双向运行过程中列车的安全。
乘客指导:明确告知乘客当前的运营状态,并提供必要的转乘或绕行建议。
2.9 列车站前折返
2.9.1故障场景:
站点或站点附近出现故障或安全事件,使得列车不能进站或通过站点。
轨道或信号问题导致列车不能继续前进到下一个站点。
2.9.2方案调整:
确定折返点:在故障站点前的一个或多个站点,设立临时的折返点。
调度安排:所有到达这个折返点的列车将在此停车,并在安全检查后,按照新的调度方案返回原来的方向。
人员配置:在折返点站增派工作人员,用于协助列车折返操作和乘客疏散。
安全措施:在折返过程中,必须执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轨道和信号系统。
乘客通知与指引:通过站内广播、信息屏幕或现场工作人员,持续通知乘客最新的运营状态,包括是否需要换乘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恢复计划:在故障解决后,迅速执行列车服务恢复计划,并清晰告知乘客。
结束语:
地铁和其他轨道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巨大的乘客流量,还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因此,当运营故障发生时,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行车方案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长明.浅谈如何加强中间站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工作[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5,(1).24-25
[2]赵文江.如何加强非正常情况下铁路车站接发列车的安全管理[J].科技展望.2016,(2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