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宝星
  
扬帆媒体号
2023年17期
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 251900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本文在研究中将围绕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且进一步结合小学音乐的素质教育要求,提出科学的小学音乐教学对策,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1]。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音乐教学实施效果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构建高质量音乐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和实用的音乐学习体验。

二、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从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教学形式,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唱歌训练和乐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使得音乐教学变得呆板和机械化。

(二)教学教具单一

部分小学音乐教学设备和资源条件有限,无法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小学音乐教学受到资源匮乏的制约,缺乏音乐教学所需的专业设备和器材,如乐器、音响设备等,限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和实践,也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知和掌握。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使用简单的乐器或者教室内的黑板、白板进行教学,单一的教学教具限制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和发展,难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2]。

(三)教学内容不丰富

目前小学音乐教材和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歌曲演唱上,强调对音高、音符、节奏等基本元素的学习和理解。忽视了音乐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不够,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难以持久,也无法开发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需要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首先,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引入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游戏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将音乐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例如音乐猜谜、音乐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还有合作学习法,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演奏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例如在歌曲《新年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播放新年的喜庆场景,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元素,如火红的灯笼、鞭炮声、欢快的音乐等。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唱歌、跳舞,模拟新年庆祝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新年的喜庆和欢乐。

(二)完善小学音乐教具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良好的教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具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运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音乐素养。首先,引入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教具,例如,配备适合小学生使用的乐器和设备,如小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以及音频设备、录音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演奏音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除此之外,引入实物教具,如手风琴、口琴、木琴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例如在《三角铁和铃鼓》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三角铁以及铃鼓的实物教学道具,向学生展示不同乐器之间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对乐器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实际的音乐道具展示中,教师演奏不同乐器,让学生服通过欣赏乐器的声音,辨别音乐道具,通过教师演示如何敲击三角铁和铃鼓,并让学生亲自尝试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妙,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注重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首先,在教学中增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内容,引入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其次,开展音乐游戏和创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来,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上组织音乐剧表演的形式,更好地实现对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角色分配,指导学生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等手段来诠释角色,安排适当的排练时间,让学生熟悉音乐剧的情节和歌曲,并在表演中体现角色的个性与情感。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剧表演,在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与观众互动,分享他们在音乐剧表演中的心得体会,并且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音乐奖”等,更好的激励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要求小学音乐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包括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创作等方面,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小学音乐教具、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等策略,组织多样的小学音乐课堂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钟影.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分析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上旬刊),2023(06):28-30.

[2]刘景雪.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黑河教育,2021(05):76-77.

[3]毕翠玲.浅析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幻画报,2021(04):276+278.

作者简介:张宝星 1978.06 男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汉 本科 一级教师 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 研究方向: 音乐或班级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