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通过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秦田野 乔瑞锋 陈瑞
  
扬帆媒体号
2023年21期
东华初级中学 523000

摘要:通过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STEAM教育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有效方法。通过介绍和解释STEAM教育和数学建模的概念,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接着,针对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特点,探讨了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和策略。然后,设计了一套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并对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活动并对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之后,论文得出了通过STEAM教育和数学建模活动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结论。

关键词:STEAM;数学建模活动;初中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引言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两者不仅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1STEAM与数学建模

1.1STEAM教育的概念

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五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STEAM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协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STEAM教育中,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科学探究、设计制作和项目实施等方式,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体验和掌握真实世界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STEAM教育,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1.2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

数学建模是一种应用数学的方法,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使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来描述和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涉及到数学的多个领域,如代数、几何、概率论、统计学等,以及数值计算、优化算法、数据分析等数学工具。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求解。数学建模包括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建立、求解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解释等多个步骤,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数学建模的目标是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为问题的决策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预测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特点

初中学生是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特点对于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水平不均衡: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思维发展迅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部分学生思维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差异主要由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环境差异等因素导致。(2)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抽象概念和符号的理解相对较弱。在数学学习中,他们容易陷入对公式和定义的机械记忆,缺乏对其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3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设计与实施

3.1目标设计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设计的目标。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特点以及数学建模的重要性,我们设定了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STEAM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复杂问题中找出关键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互相协作、沟通交流和分享经验的能力。

3.2内容设计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设计的内容。活动的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融合:将数学与其他科学学科(如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进行融合,以寻找问题解决的创新方法。(2)实际问题: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作为活动的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活动设计:设计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活动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问题引入、问题分析、数学建模、方案设计、实施与验证。(4)STEAM元素:活动中将使用科学实验、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5)资源支持:为活动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实验设备等,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6)活动时长:根据活动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学科水平,确定活动的时长,一般为数节课或数天。

3.3方法设计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设计的方法。活动的实施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活动引导:引导学生思考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分析: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3)数学建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4)方案设计: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根据数学模型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实施和验证。(5)结果分析:针对活动的结果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改进方案。总结与评价: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今后类似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结语

通过对基于STEAM的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我们可以为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黄健,徐斌艳.国际视野下数学建模教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基于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01):93-9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