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南充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冯卫卫
  
扬帆媒体号
2023年21期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南充红色资源如何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通过新时代大学生是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红色资源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联系,南充红色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探究从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校园文化、实践、网络四个层面探讨融入与培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南充红色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南充红色资源的融入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

关键词:南充红色资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新时代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我们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无论是培养时代新人,还是抓好后继有人,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是主力军和生力军。

二、红色资源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联系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彰显。红色资源特别是地方红色资源包含的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把握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间“史”与“实”的关系,“源”与“本”的关系,二者之间价值理念高度一致,精神特质高度契合,培育重点交互融合。从红色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是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深入实践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把握其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红色资源丰富多样,既包含了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也囊括了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在挖掘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英雄模范的故事、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的背景和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三、南充红色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

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以及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确定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22处,可移动革命文物3343件。

1、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红色资源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饱含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饱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优质资源,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如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遗址等,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从而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研究红色历史事件、红色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从而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和追求。例如朱德元帅在年轻时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斩断过去的旧生活,踏上寻找新革命的道路。远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寻找革命真理,在德国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万里寻党最终如愿,走上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伟大道路。

2、红色资源的传承和宣传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过红色资源的融入,大学生可以从红色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启示,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红色资源的传承也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例如红色资源需要和符合时代特点和青年群体的接受特点。两德故里仪陇,围绕德“德”字和红色文化做思考,形成创新性的传承和宣传。如“德”字园、红军街、红九军政治部遗址以及红色经典广场等,承载着仪陇儿女深厚的红色情怀。

3、红色资源的利用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责任担当。通过参与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用过实践教育活动参加红军烈士纪念园,向革命英雄致敬,铭记历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奉献于现代化建设之中。这种实践体验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四、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立足“大思政”课堂建设,从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校园文化、实践、网络四个层面探讨融入与培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以进一步推进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化、体系化、常态化。

1、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

实现红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育人,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与课程思政重要渠道的合力,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红色资源相关的案例分析、实践体验或是课堂演讲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知到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联系,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认同。例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通过选取与红色资源相关的经典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以革命先烈的事迹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认同,使他们对红色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2、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内化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浸润人心、塑造品质、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为了实现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我们可以创造更多与红色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吻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氛围。首先,可以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例如,可以成立红色文化社团,定期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沙龙、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先烈后代等人士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聆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其次,可以利用校园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通过舞蹈、音乐、话剧等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排演以革命先烈事迹为题材的舞剧、话剧等,让学生在演出中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通过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平台,开设红色文化专栏,定期播放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纪录片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红色文化信息。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红色文化相关资讯、文章等,扩大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我们还需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可以在校园内建设红色文化景观、纪念碑等设施,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红色文化的元素。同时,可以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革命先烈画像、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3、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实践教学

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实践教学,是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深入理解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思想性和实效性,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挚信仰和自觉践行。为了实现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实践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革命纪念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革命的伟大历程。在这些场所,学生可以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遗物、图片和影像资料,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厚重历史和丰富内涵,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其次,为了更好地实现红色资源有机融入实践教学,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将红色元素导入思政实践教学、主题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例如,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可以选取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案例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结合当地红色资源和文化特色,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项目;在党团活动中,可以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评估。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可以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4、红色资源有机融入网络

红色资源有机融入网络,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和新挑战。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红色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网络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和引领作用。为了实现红色资源有机融入网络育人,我们必须主动增强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意识。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手段,还需要熟练掌握新兴媒体的技术和应用,以便将红色资源以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在网络空间中。这包括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多种渠道,将红色资源的故事、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络红色资源库。同时,我们还应该培育网络文化品牌,重视强化思想引领。网络文化品牌是吸引和凝聚网民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播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策划和制作优质的红色文化内容,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和手段,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文化品牌。例如,可以制作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微电影、动漫、游戏等多媒体产品,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在内容呈现方面,我们应该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内容是吸引和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传播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注重内容的原创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讲述生动的红色故事、展示感人的红色人物、解读深刻的红色精神,让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为了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衔接、互促互补,我们需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网络空间中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对象。我们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参与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创新和传播,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邹开明,邹春梅. 红色资源利用于教育青少年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分析[J].高教学刊,2019(20).

[2]罗雄.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原则和路径[J].红色文化学刊,2020(01).

[3]王华彪,韩晶. 以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耦合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05).

冯卫卫 (1986-)女,河南新蔡 硕士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南充 邮编 637000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课题编号:NCWL2023B0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