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行动研究

封孝琴
  
扬帆媒体号
2023年21期
渝北区新牌坊小学 401147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课标理念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其中,将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通过对新课标理念的解读,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实施意义,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英语教学;劳动教育;相结合;行动研究

引言:新课标理念的提出,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创新能力,小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如何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实施意义

(一)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通过参与实际劳动活动,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多方面技能的学生。

(二)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将英语教学与实际劳动相结合,学生更能感受到英语学科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实际操作中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结合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通过劳动活动,将学到的英语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实际应用意识。

二、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行动研究策略

(一)提高学生们的劳动技能

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限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更可以延伸至课外的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环境下开展劳动活动的机会。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n is the art show?”为例,在“Read and write”部分,介绍了两只小猫的成长日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来引导学生们展开有关动物成长的讨论,同时也可以将劳动教育的元素融入其中,为了拓展这一学习主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饲养自己喜爱的小型动物,例如小鸟、金鱼或仓鼠等,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既能在实际中感受动物的成长,又能锻炼自己的责任心和爱护动物的态度,同时,为了更好地记录这一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小动物的成长日记,用英语描述它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活动特点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英语单词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技能。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不仅是对英语课本内容的延伸,更构建了一个家校共育的平台,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学生在家中也能参与到小动物的照顾和记录工作中,促进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也加深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了解,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教育支持体系。通过将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有趣和实用的学习体验,这样的综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综合素质,为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英语语言情境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上,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参与劳动实践,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es he do?”为例,该单元介绍了许多关于职业的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不同劳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记住职业相关的英语单词,更能理解这些职业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另外,教师可以在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后,为学生创建更为真实的工作体验环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公园,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在这个实际的劳动实践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更深刻的理解与所学英语单词相关的职业。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人士来校,与学生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英语学习更具实际应用性,还帮助学生在早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提升学习英语知识的实效性。

(三)提出适宜的英语问题

培养劳动意识与观念是劳动实践的核心和关键,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为例,该单元重点讨论家庭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家庭成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劳动相关的问题,在巩固和拓展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比如“What chores do your family members do?”等,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回忆起自己在家中做过的家务,并分享自己的家庭劳动经验,随后,教师可以逐渐提出一些更具深度的问题,比如“What can we do for our families?”等,引发学生对劳动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使其明确做家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学生通过分享家庭劳动经历,能够感受到劳动的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同时,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做家务、我们如何为家人做贡献等问题,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白个体的劳动行为与整个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

结束语: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劳动意识,通过这样的尝试,有望培养出更具实际应用能力的英语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阮青林,程岭.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价值与路径——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J]. 生活教育,2023(4):68-72.

[2]李兰.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的融合与渗透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83):94-96.

[3]周青青.劳动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 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3(10):171-1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