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模式发展路径
摘要:短视频助农模式是新媒体大背景下的一种新方向,依托新媒体技术,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增添新的生机,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有力模式。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的背景,探析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模式的发展路径,寻找新媒体技术下农业技术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依托新媒体技术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关键词:短视频助农;乡村振兴;农业技术
前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新媒体时代下的短视频、直播等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比如为农村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乡村拍摄宣传大片、打造“网红”旅游打卡地等等都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生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占网民总体的68.1%。同时,伴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现状分析
1.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的优势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政策支持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鼓励更多创业者投入农业农村建设中,打造一支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新农人团队。
此外,2023年,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配套多项惠农项目和奖补资金等等。同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支持也促使更多人看到了机遇,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新媒体时代下的技术支持
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平台兴起,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越来越的人成为短视频的接收者或内容的创造者,这为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例如,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博主“壮乡大牛”分享真实的乡村生活和农村美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其次,科技的发展赋予了农业无人机的功能更加的完善,不仅可以利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相机来识别病虫害,而且还可以进行定点喷洒农药,大大提高了农业保值的效率。新媒体时代下的短视频平台更是为农业技术短视频的拍摄与宣传提供了依靠,加之更多人关注到乡村振兴这一领域。
2.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存在的问题
(1)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模式尚未成熟
乡村振兴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形式已经变得多样化,例如直播带货助力农村农产品的销售、短视频宣传农村美景和农产品、开发网红景区等等,但对于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的方式还较为少见,其助农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如农业无人机在农村农业上的运用往往有专人进行操作,而真正会使用农业无人机技术的农民较少,这使得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专业的人,而农民很难使用农业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高效的保植。
因此,在短视频市场中,农业技术短视频所占的比例较少,能参考的案例较少,而这一助农模式比直播助农模式而言还有较高提升空间。
(2)农业技术短视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和前景,但观察发现,农业技术短视频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着内容质量不高、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多重现实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此外,农业技术短视频创新性不高,其表达形式与内容质量较为粗糙,市场上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较为明显。
再者,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内容与表达也影响着其观看的人次与流量,用户对于短视频的理解程度是检验短视频质量的因素之一。当使用农业无人机拍摄教程时,如果没有掌握其内容的表达,可能会使用户将农业技术教程短视频误认为是农业无人机的产品宣传。
(3)宣传理念和新媒体素养有待提高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产物,不仅能及时传递信息,连接各地的交流,还能为乡村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而增强用户观看农业技术短视频时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创新农业技术短视频内容表达形式,包括其宣传理念等,但在短视频平台上,助农短视频往往会加入过多的娱乐化元素来吸引用户,用户观看完视频后,对视频中的娱乐元素的印象往往更深刻,这就背离了农业技术短视频想宣传的理念。
大发展需要大环境,大环境需要大宣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了《农技传播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及价值创造》的报告,指出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说明对农业技术短视频的要求将会更高。
二、新媒体时代下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的发展路径
1.开设农业技术短视频拍摄基地
一方面,农业技术短视频拍摄基地的建立能够为项目提供场地支撑。拍摄农业技术短视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不单单是简单的拍摄,还需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农民在使用农业技术上的困境,从而采取适合的方法。拍摄基地的设立能够帮助助农队伍更集中的使用资源,在拍摄地的选取上,短视频拍摄基地也能够提供较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集中化的基地建设有益于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短视频的拍摄需要专业的新媒体人的支撑,只有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用足够专业丰富的专业人才,才能保障农业技术短视频的质量,包括受众对于农业技术短视频的理解度。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于农村新媒体基地的建设的投入。
2.深耕农业技术短视频内容
当下,新媒体发展变得不断完善,自媒体传播矩阵不断变化,短视频所面对的群体日益庞大,以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传播载体正在发展,用户观看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内容和动机逐步多元,这对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深耕内容,还需要创新表达方式。
其次,农业技术短视频要结合视听形式,打破传统单一的文字表达形式,使内容符合受众群体,也能进一步提升其传播效果。例如,在进行内容创作时,可以借助农民的第一视角进行农业技术操作展示,为用户打造“沉浸式”学习和“现场感”体验,激发用户的观看兴趣,也可以用当地方言介绍其农业技术。
3.着力凝聚助力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
首先,可以凝聚农村的力量,呼吁农民共同参与农业技术短视频的拍摄。农民参与拍摄可以更好的拉进与其他村民的距离,且熟人的出镜会引来农民的好奇,也可以带动村民之间的共同学习。
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中,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在“三农”的内容与传播领域可以为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提供话题活动,如“农技新发展”农技经验我在行”农技助力农业大转变“等热点话题,助力乡村技术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多渠道传播,整合优质创作内容,精准匹配短视频用户,吸引用户流量。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大力推动农村与学校的合作,凝聚学生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新生机。农村与学校通过农业技术短视频的创作,与农业专家、农技专业学者与乡村居民等搭建学习的桥梁,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整体合理。
结语
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乡村振兴的更快落实,而农业技术短视频助农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带来活力,更能为农民带来更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化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短视频能够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从而帮助农民脱贫,帮助农业生产更高效,也能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效且多方受益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庆发,黄晓峰,钟声贤.农业技术短视频内容生产与多渠道传播研究[J].今传媒,2023,31(09):42-45.
[2]李裘,林亮景.短视频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7):41-44.
[3]肖荣春邓芝祺陈孝琳.助农短视频的信息认同,影响力差异及传播策略——基于抖音"新农人计划"的考察[J].电视研究, 2021, 000(009):90-92.
[4]李晓彤,韩仁杰.乡村振兴战略下助农短视频的可持续传播研究[J].科技资讯, 2022, 20(12):136-139.
[5]阳海鸥,阳玉平.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民具在乡村自媒体中的功能——以李子柒乡村短视频为考察中心[J].社会科学家, 2023(3):127-133.
作者介绍:阳莎,2001年出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01级学生。
注:该论文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省级大创项目S202312303088《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实践策略:"新农人"新媒体公益项目》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312303088《数字化时代乡村振兴实践策略:"新农人"新媒体公益项目》,湘教通[2023]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