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郑成权
  
扬帆媒体号
2023年24期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442700

摘要:铁路行车安全是指铁路运输过程中,确保旅客、货物和运输设备的安全,以及避免因管理不当、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导致的各种风险。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分别从提高设备管理技术、提升职工整体素质、优化风险评估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产生积极地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

1.序言

铁路行车安全不仅关乎铁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铁路行业永恒的主题。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对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一旦铁路行车安全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其他工作的安全开展。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行车安全管理目标。但是目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试图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优化见解和对策。

2.铁路行车安全的涵义

铁路行车安全是指铁路运输过程中,确保旅客、货物和运输设备的安全,以及避免因管理不当、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导致的各种风险。这一概念涵盖了铁路运营的各个环节,包括列车运行、车站管理、货物装卸、设备维护等。

3.铁路行车安全的重大意义

铁路行车安全的重大意义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铁路行车安全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铁路行车安全一是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铁路作为大众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旅客的出行需求。行车安全是确保旅客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的重要保障。二是维护铁路运输秩序。铁路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正常运转的基础,任何安全事故都会对铁路运输秩序造成影响,不仅影响其他旅客的出行,也给铁路运营带来压力。三是提高铁路企业竞争力。行车安全是铁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吸引更多的旅客选择铁路作为出行方式。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铁路行车安全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4.铁路行车安全的优化管理建议

4.1提高设备管理技术

铁路行车安全优化管理在设备管理技术方面的提高,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铁路行车安全设备管理技术的几点分析:

首先,及时更新和更换所使用的设备是优化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步骤。旧有设备可能因磨损、老化等问题,影响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设备的性能,可以预防性地更新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其次,做好运行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是设备管理的核心。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采用状态修检方式,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检修周期和内容,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此外,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提高铁路行车安全设备管理技术的关键。自动列车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监控技术和预警技术等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例如,通过自动列车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列车的精确控制,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监控技术,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预警技术则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及时进行处理。

总之,优化铁路行车安全的设备管理技术,需要从设备更新、检修维护和引入先进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可以更好地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4.2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对于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开展职工专业培训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关键措施。针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特点,应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类培训。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技能与沟通技巧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规范办事能力。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其次,重视组织文化建设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科学激励是提高职工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励职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此外,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来实现。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如定期培训、专题讲座、学习交流等,可以帮助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适应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新要求。

总之,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专业培训、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等措施,可以不断提升职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铁路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3优化风险评估体系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中,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准确、高效的风险评估能够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整体水平。

首先,优化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是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忽略了个性和潜在风险的分析,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例如,建立高素质的风险评估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同时,引入科学的奉献评估软件模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高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整体风险敏锐性是必要的。通过加强对铁路运输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预测,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这需要相关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同时还要关注国内外铁路行业的发展动态,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技巧。

最后,抓住问题重点是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核心。在铁路行车过程中,不同线路、不同时段的安全风险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时,要抓住问题重点,结合列车个性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做好风险预防。例如,针对某些特殊地段或时段,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4.4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业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旅客和货物的安全,以及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水平,需要不断强化安全管理。

首先,要充分发挥检查指导的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在发现问题后,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整改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通过技术手段和经验,帮助解决复杂的安全问题。

其次,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基础,必须得到严格执行。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违规现象,要追究责任,并纠察到底。对于风险隐患,要及时整改,并制定长期整改和预防方案。

最后,要坚持多部门联合合作。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包括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部门。只有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才能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因此,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

此外,还要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才能更好地保障铁路行车安全。

总之,强化行车安全的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检查指导、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合合作以及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为旅客和货物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5.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行车安全是目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做好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举措,并将举措落到实处,只有不断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不断的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内容,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铁路行车安全工作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马佳骥.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与探讨 [J]. 交通企业管理, 2021, 36 (02): 96-97.

[2] 郭风冬,李涛. 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 [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 42 (09): 86-90.

[3] 刘丰逸. 客货共线区段铁路车站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D]. 大连交通大学, 2020.

[4] 李翔.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 [J]. 河南科技, 2020, (07): 96-98.

[5] 刘春胜.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 (03): 185-186.

[6] 周豪.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J]. 建筑科技, 2019, 3 (06): 108-1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