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单元整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

黎佳婷
  
扬帆媒体号
2023年13期
黄金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中语篇与单元相割裂与脱节的问题,提出教师应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设计教学。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s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阐释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进行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单元整体设计

一、基于单元整体的英语语篇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4 Natural Disasters的主题属于“人与自然”,本单元由多个语篇构成,从不同角度帮助人们树立防灾意识。本单元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涵盖了听、说、读、看、写等内容和活动,它们各自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各部分之间在主题和语言上互相联系、互相支撑,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结合。

从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等课程要素入手,分析语篇之间的有机关联,细化其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聚焦3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篇,设计3课时的学习小单元,确定小单元对于综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教学重点,为实现单元目标提供落脚点。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李宝荣教授所教的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内涵、意义及特点。我充分地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等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课时整合分配。

二、基于单元整体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学情及教学目标

语篇为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是一篇报告文学,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按地震前、中、后的顺序向读者整体描述了唐山大地震这场灾难。全文描写生动、饱含情感,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灾害无情,人有情”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一般,但是对话题比较感兴趣。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自然灾害”有一定了解,对于如何应对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影响、灾害预警和防范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听取新闻报道和阅读纪实性新闻报道比较陌生不熟悉相关的文体特征,表述起来有困难。对于防灾救灾的措施行动有所了解,但不够全面。

根据语篇内容、学情,教师将第3、4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获取、梳理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前兆、带来的破坏与毁灭及震后救援与复苏的事实性信息,以及幸存者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

2.分析文章呈现的数据及相关修辞语言的描述,体会地震摧毁之强烈,感知纪实性报告文学的特点。

3.阐释唐山震后重生的原因,分角色描述在地震中的经历和感受,总结中华民族团结抗灾的伟大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

(二) 教学设计及过程分析(第3、4课时)

1.热身导入

活动1 教师结合前一课时中听力部分的相关内容,以图片引导、学生发言的形式、测验学生对地震自然灾害特征的常识,激活背景知识,为理解“不眠之夜”做好认知和心理铺垫。

活动2 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激活学生对地震自然灾害特征的记忆与认知,为课上导入做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的相关导入,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形成阅读期待。

2.读前

教师邀请学生齐读标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标题的用意。教师邀请学生思考,全文内容围绕着唐山大地震展开,作者却选用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作为文章标题的用意。

教师提问:

Why didn’t the earth sleep?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去预判文章要讲述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读中

活动1

①让学生尝试用短语归纳和总结出各段大意,培养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②让学生找寻每段的主题句,帮助学生树立如何找寻主题句的能力。

③通过把地震划分为三个阶段,让学生明白文本以时间顺序展开,并以鱼骨图的形式梳理出文章的时间线。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和教师提问引导相结合,让学生在兴趣及问题的引领下进行整体阅读;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本后,梳理文本的结构。

活动2

①教师邀请学生详读本文第一部分内容,即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并找到有关地震中异常现象的内容,并完成教师在黑板上呈现的思维导图填空。

教师提问:What were some of the strange things that were happening before the earthquake

②学生详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即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对于数据的使用,思考这些数据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人们在地震时情感态度和表现。

③教师邀请学生阅读文章第三部分内容,即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首先,学生朗读“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这句话,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文中意指什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推断这句话的含义;其次,教师进一步追问这句话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文章标题,对文章标题再次进行解读,深化学生对于修辞手法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④结合文本阅读,学生思考“唐山为什么能从地震中迅速恢复”这一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教师邀请学生发挥想象,画出受灾人群在唐山大地震整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图谱。

[设计意图]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无干扰的阅读,自主理解和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感知并整理描写地震灾后救援和重建的生动语言,并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相应内容,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加深对文本内容、语言和意义的理解。

4.读后

①学生按照时间线索,复述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以内化语言。

②学生结对,一人扮演新闻记者,另一人扮演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编写对话并进行展示。

③教师用一句句话总结全文,让学生感悟中国人坚强乐观、团结友爱的精神。

In times of disaster, people must unify and show the wisdom to stay positive and rebuild for a brighter future.在自然灾难中,人民必须勠力同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设计意图] 培养整合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思考的能力;提升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能力;知情融合,提升情感态度。

5.总结与作业

①教师邀请学生对今日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

②课后作业

作业1 运用本堂课和先前所学知识,从幸存者、记者、普通民众等多个视角中选择其中一个视角撰写一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文章,内容要求真实、生动。

作业2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有关地震防范的海报。

③完成自我评价表。

结语

阅读课所学的课文不是脱离单元教学的独立语篇,而是围绕单元主题、支撑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教学前细致梳理单元所有语篇的主题、语篇类型、内容,仔细分析各个语篇与单元主题的关联、形成语篇之间的有机架构,规划单元教学目标和各语篇教学目标,再设计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如此设计的阅读课才能有效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蔷,孙薇薇,蔡铭珂,汪菁.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

[2]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