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研究
摘要:民间游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民间儿童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生活趣味,承载着特定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也是幼儿理解和继承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民间游戏中的很多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往往在现实中并不能受到幼儿的喜欢,幼儿园教育中也少有民间游戏的加入。本文对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进行了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发、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当地的几个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幼儿园中民间游戏开展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同时也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民间游戏方面的基本素养,教师对于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的看法。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课程
一、民间游戏的概况和价值
(一)民间游戏的概况
1. 民间游戏的定义
民间游戏主要指流传于民间并广泛被大众百姓所接受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又俗称“耍杂”。主要流行于儿童之间,节日时成年人也会用民间游戏来庆祝和娱乐。民间游戏有成人游戏和幼儿游戏两种,两者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根据钟敬文 的《民俗学概论》,他在书中中提到,幼儿游戏大多是庭院嬉戏,成人游戏则多以助兴为目的。
2.民间游戏的分类
本文对于民间游戏的分类,把不同民间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作为主要依据,本课题主要采用郭泮溪 先生在《民间游戏与竞技》[7]所提到的关于民间游戏的分类,也就是根据民间游戏的性质,可以把民间游戏分为如下九类:
第一,儿童游戏。儿童游戏是只在少年儿童中流行的游戏活动。比如扔沙包、老鹰抓小鸡、丢手帕等。
第二,斗赛游戏。斗赛游戏就是利用一些动物的好斗特性,来组织一场比赛的游戏活动。比如斗鸡、斗牛等。
第三,季节游戏。季节游戏就是在特定的季节或是节日节期举行用来庆祝的游戏活动。比如放鞭炮、赏花等。
第四,歌舞观赏游戏。歌舞观赏游戏就是一种观赏大众表演的游戏活动。比如舞龙、马戏、舞狮、皮影戏等。
第五,杂艺游戏。杂艺游戏就是一种表现某些特殊的技艺娱乐的游戏活动。如抽陀螺、放风拳等。
第六,智能游戏。智能游戏就是一种用来训练儿童智力和脑力水平的游戏娱乐活动。如数独、剪纸、九连环、走巧板等。
第七,驯化小动物游戏。驯化小动物游戏就是一种的以驯化小动物为目的来进行表演的活动。如金鱼排戏、鼠戏等。
第八,助兴游戏。助兴游戏就是一种用来在宴会中提供参加的人兴致的游戏活动。如行酒令、茶令等。
2. 民间游戏的特点
(1)简单易学,内容与现实生活非常相近[8]。民间游戏的进行不会受到时间、场地、材料以及年龄的限制,而且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幼儿自己的能力和特点从而来自主制定游戏方式和规则,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可以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地位,充分的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要地位,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另外。民间游戏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一些日常生活中自发创编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连。
(2)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综合性[9],作为游戏的一种,民间游戏娱乐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大多数民间游戏在活动过程中都不仅仅是涉及《指南》中某个单一的领域。如在"荷花荷花几时开"游戏中,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能充分的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他们的语言能力在得到锻炼与提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荷花生长的知识。
(二)民间游戏的价值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正是看见游戏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人们就提出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观点。游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游戏的种类繁多,并且不同的游戏之间有着不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丁海东[11]曾今指出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存在,游戏也是一种精神的实质存在,所以基于这种游戏存在的双重维度,游戏的教育价值既体现了为作为教育教学手段的工具价值,也体现了作为一种能够把童年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本体价值。传统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它的价值也可以从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两方面来论述。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展现状与分析
经过各类调查方式,调查本市的几所幼儿园,结果如下。
(一)民间游戏开展的基本情况
1. 民间游戏开展的种类
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游戏的一种,在幼儿园中仍是存在一定的地位。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幼儿园中主要存在的民间游戏有玩石子、玩棋、揪尾巴、急急令、拉大锯、拔河、老狼老狼几点了、拍球、拔老根儿、顶拐、炒黄豆、七巧板、木头人、抽陀螺、跳竹竿、编花篮、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玩沙包、跳房子、跳绳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幼儿园中有的民间游戏主要是运动类的民间游戏,其他类型的民间游戏还是比较少见。
2. 民间游戏开展的频率
根据问卷调查,调查幼儿园班级中开展民间游戏的频率,综合来看,经常开展民间游戏的班级还是占据大多数,不经常开展民间游戏的,也就是一个月仅开展几次甚至一年仅开展几次的占比不大,仅占据25%。
3. 民间游戏开展的环节
民间游戏种类很多,根据开展的时长既有可以在短时间来完成的短时间游戏,也有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来完成的长时间游戏。也有一个人就可以独自游玩的游戏,也有需要多个人参与或合作的游戏。教师根据这些民间游戏的不同,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民间游戏。根据调查显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天的不同环节开展情况,其中在户外活动时开展民间活动的比例最大,来幼儿园与离开幼儿园的开展比例最少。不同环节之间的过渡环节也是开展民间游戏比较好的时间段,仅次于户外活动。
(二)教师对民间游戏的认识和看法
1. 教师对民间游戏的喜爱程度
对一件事物的喜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对这件事物的感兴趣的程度,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方式,可以选择的回答分别是喜欢、不喜欢、既不喜欢也不讨厌。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选择的是喜欢民间游戏,一小部分教师选择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选项,而且意外发现没有一个教师选择不喜欢民间游戏。从中看出当前幼儿园教师对游戏还是比较热爱的。
2. 教师对民间游戏的价值认识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游戏的价值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一件事物的价值认识通常反应着对这件事物的重视程度。所以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游戏的价值认识这个调查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经过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觉得民间游戏存在其价值,小部分教师认为民间游戏能够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大部分教师认为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一部分教师则认为民间游戏对于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民间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
1. 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必须以幼儿为中心。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中的活动往往并没有以幼儿为中心,教师通常过分注重外面活动的形式和规条,从而忽视了幼儿的主观感受。
教师在选择幼儿进行游玩民间游戏的时候,也会夹杂着一些个人感情,教师可能会因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或是对某一样民间游戏的偏爱,而不顾幼儿是不是喜爱玩这样的游戏,将自己所偏爱的民间游戏强加给幼儿,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来,来为幼儿考虑,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2. 开展民间游戏的频率不均匀。
幼儿园一天包括多个环节,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在其他环节时并没有过多的民间游戏,导致一天中进行游戏的频率不均一,缺少系统的安排和规划。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M].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