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高年级口算能力训练方法探析

陈忠文
  
扬帆媒体号
2023年23期
阿坝县阿坝镇第一寄宿制小学 四川阿坝州 624000

摘要:良好的口算能力是小学生学好高年级数学的重要前提与支撑,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高年级口算能力训练,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简要阐述小学数学高年级口算能力训练方法中的筑牢基础环节、构建合理情境、重视探索规律、融入多种方法,以期能够在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方面具备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创建情境;运算规律;多元化训练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口算能力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为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实际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多以传统的机械式方式推进口算能力训练环节,极易导致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由此可见,科学开展小学数学高年级口算能力训练,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筑牢基础环节

筑牢基础环节是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确保可以为锻炼学生口算能力提供充足保证。以学习《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着重记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算效率和准确性。例如,想要学生能够精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记忆相应的定理或法则。即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结果,然后看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乘积右侧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对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产生深刻记忆,当学生口算小数乘法习题时,便会立即想到相应内容,并能懂得将其作为主要计算方法。此时,学生的口算效率可以得到充分提升。同时,口算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或者,教师也可通过引导学生记忆特殊数值的方式,达到针对性训练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依旧以学习《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1.25×2,1.25×4,1.25×8等特殊的小数乘法算式。因为,这些算式的结果均是整数,既可有效减少学生的口算用时,又能充分保障口算结果的准确性[1]。

二、构建合理情境

在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时,构建合理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即以数学运算定理和法则为中心,针对性创建生活情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上,也能凭借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关联性,将具体化的情境,转化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确保可以真正助力学生提高自身的口算能力。以学习《百分数(二)》的内容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上创建不同的情境,便于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来针对性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人们在文体商店购物的情境,然后,向学生提出与该情境相契合的问题。即“妈妈在商店内给小明挑选书包时,发现该书包原价190元,现打八折出售,问若买下这个书包需要支付多少钱?”。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生活情境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与数学间建立紧密联系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商品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也能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呈现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计算。此时,学生口算能力自然能够得到针对性锻炼。

三、重视探索规律

尽管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许多数学知识都拥有较强的规律性,若学生能够掌握该方面内容,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也能有效提高个人口算能力。由此可见,重视探索规律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方法为,教师需要先整理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存在的运算规律,再将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确保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再将当中蕴含的规律分享给学生。比如,当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运算时,只需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若对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运算,需要将分子和分母进行等比例扩大,待分母相同后再对分子进行加减运算。或者,在学习《小数乘法》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传授学生“分解法”,实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目标。例如,计算1.3×67时,可将算式分解成1.3×(60+7),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并遵守运算优先级,便可快速得出可直接算出结果的算式1.3×60+1.3×7。这种方法既可利用整数乘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规范、严谨的逻辑思维。

四、融入多种方法

实际上,小学数学高年级口算能力训练方法比较多,教师应当结合不同情况,针对性融入多种方法,才能保证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活动中得到充分提升。例如,学习《分数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一题多解”活动。即教师可先提出一道分数乘法题,然后,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契合每位学生的发展特征,又能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过程中达到锻炼口语能力的目的。也可以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采取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设计数学游戏活动。具体方法为,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多人小组,再利用多媒体展示由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然后,看哪组能利用口算且在最短时间内算出图形的面积。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也能在彼此互动、思维碰撞等环节中,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更有效的口算方法,确保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持续提高自身的口算能力[2]。另外,由于数学具有突出的广泛运用性。故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类型丰富的专项训练活动,实现充分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围绕分数乘法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针对性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确保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分数乘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能具备合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能力。此时,学生的口算效率和准确性,才能得到充分保证。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口算能力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也可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充分锻炼。教师在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对口算能力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要有机融入筑牢基础、构建情境、探索规律、多元化训练四个环节中,才能让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便于为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做好充分铺垫。

参考文献:

[1]李俊杰.小学高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提升的多样化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9,(26):122.

[2]李鸿云.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及速度[J].新课程·上旬,2019(7):2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