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SMS的双重预防机制在机场基层单位实际应用的分析研究

刘丽丽
  
扬帆媒体号
2024年30期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市 300300

摘要:目的:为机场基层单位提供更加科学、实用的双重预防机制方法和经验借鉴,推动机场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方法:分析机场基层单位在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及执行中的问题。结果:给出机场基层单位在执行基于SMS的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中的措施。结论:所有机场基层单位应继续深化对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将其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SMS;双重预防机制;机场基层单位;实际应用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基于SMS的双重预防机制应运而生。双重预防机制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道防线的构建,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主动预防和隐患的及时治理。这一机制不仅弥补了SMS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不足,还增强了机场基层单位对安全风险的感知能力和应对能力。

1 SMS与双重预防机制的关系

SMS主要以四大支柱结构为框架[1],双重预防机制是民航业为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而建立的一种工作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是SMS的核心内容之一[2]。SMS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施框架。而双重预防机制则通过具体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全面控制和隐患的及时消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民航安全管理的坚实屏障。

1.1有机融合:

SMS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了框架和基础。双重预防机制作为SM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实施都必须在SMS的框架内进行。

双重预防机制与SMS的其他要素(如安全政策、风险管理、安全保证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1.2相互促进:

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SMS的整体效能。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威胁,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SMS的持续改进也为双重预防机制的优化提供了动力和支撑。随着SMS的不断完善,双重预防机制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2 基于SMS的双重预防机制在机场基层单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各单位对制度解读存在差异

机场中通常由机场质量安全部门先行对接上级各类制度文件,并接受相关培训,制定机场相关制度程序后,再对各基层单位安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但机场的质量安全部门人员在学习理解相关制度及理念后,结合自身对其的理解对基层单位进行培训,而其理解与上级部门给出的解释会稍有偏差。基层单位相关安全人员也会加入自身的理解,使得制度解读的偏差在基层单位拉大。这种情况本可以在执行过程中逐步进行改正,但近年来,对于安全类概念的解读变动较为频繁,相关制度及理念尚未执行很长时间,各基层单位还未达到统一时,已经有所变动,导致各基层单位制度解读迟迟不能统一,执行情况也存在差异,互不相通。

2.2基层单位识别风险及隐患能力较弱

当前许多基层单位在识别风险及隐患方面存在明显的能力不足,由于专业知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知识,对于新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隐患难以准确识别。风险意识淡薄部分基层单位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和预见性。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往往只注重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安全风险的防控,这种淡薄的风险意识极大地削弱了单位的风险识别能力。资源支持是保障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基层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的实际需求。

2.3基层单位不能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关系结合

在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环节。然而,部分基层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将这两者有效结合,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基层单位在理解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理论时,可能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实际操作要求。这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两者被割裂开来,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和支撑。部分基层单位对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一项附加任务而非核心工作。这导致在资源配置、人员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两者的有效结合。

2.4基层员工培训效果不明显

基层员工作为直接与安全挂钩的操作人员,理应提升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于机场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但在实际培训中培训内容可能过于泛泛而谈,不能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风险级别的员工制定差异化的培训方案[3]。这可能导致员工在培训中无法获得与其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培训效果。特别对于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培训,培训人员可能会认为这些只与安全管理人员有关,仅仅为完成任务,只针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这导致员工在培训后不能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有效应用,导致基层员工不能有效识别工作中的危险源。

3将双重预防机制在机场基层单位执行落地的措施

3.1统一基层单位对制度及理念解读

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对SMS和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培训内容应包括机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确保基层单位人员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通过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对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制度及理念进行研讨。结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SMS和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的具体标准和流程。这些标准和流程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便于基层单位执行和考核。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基层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标准和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确保标准和流程既符合行业规范,又能够满足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

3.2基层单位应注重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结合

在机场基层单位中,应明确各级人员在双重预防机制和SMS建设中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联动机制,确保两者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或系统,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互。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出现遗漏或误解。机场质量安全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双重预防机制和SMS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3.3加强基层员工的培训

在培训前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了解不同岗位员工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根据岗位风险级别和员工职责制定差异化的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员工传授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知识。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培训,使员工能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结束语

在深入探讨了基于SMS(安全管理体系)的双重预防机制在机场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后,我们意识到,双重预防机制在机场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正是这些挑战和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和方向。固所有机场基层单位应继续深化对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认识,将其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专家能够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共同推动机场安全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栾沛然,阳杰,赵凡,尤倩,李艳华.基于SMS和双重预防机制的机场集团安全治理体系研究[J].交通工程,2024,(6):60-67.

[2]王永刚,刘惠春.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与双重预防机制对比研究[J].综合运输,2023,45(9):22-69.

[3]王家麟.基于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民航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研究——以银川机场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9-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