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扬州剪纸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孟凡
  
扬帆媒体号
2024年31期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330001

摘 要: 在中国的传统剪纸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与各地民俗民风紧密相连,而具有代表性的扬州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扬州剪纸艺术,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其发展面临窘境,需要提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传承,以提升扬州剪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发展。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措施,对扬州剪纸进行技艺传承、宣传推广、数字化处理,运用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扩大扬州剪纸非遗推广和时代化创新发展。

关键词:  扬州剪纸;传承创新;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

扬州剪纸的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其独特的精湛工艺和文化艺术魅力,扬州剪纸记载着当地的民俗生活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变迁。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也在不断更新演变。数字媒体技术包含了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存储技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字媒体营销等,以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扬州剪纸进行传承与创新,为扬州剪纸艺术寻求新的发展。

一、扬州剪纸发展概述

剪纸起源于古代的祭祖祈福活动,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古老民间艺术之一,萌芽于西周,最早是使用树叶、皮革、丝绢为载体的镂刻技艺,后来到了西汉时期纸的发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在其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国的剪纸艺术逐渐形成了剪、刻、撕三种基本的制作方法,是剪纸、刻纸和撕纸的通称。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派别。扬州剪纸是南派剪纸的杰出代表,历史悠久,凭借其“审曲面势、各随所宜、巧法造化、技以载道、文质彬彬”的审美趣味,从古至今,并在绚烂的华夏民间艺术篇章中卓而不凡,璀璨生辉。

扬州剪纸以其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和技法变中求新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扬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体现,以纸为媒,以刀为笔,勾勒出扬州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扬州剪纸中,能看到的是剪刀与纸的精妙舞蹈、呈现出的一幅幅错综复杂的美丽篇章。在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中,每一次精确的切割都讲述了无声的故事、捕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熟练的将纸张塑造成令人惊叹的设计,呼应历史的低语,因它华丽的图案和充满活力的主题成为该地区艺术实力的雄辩表达,为这种精致的媒介注入生命的人,让扬州剪纸成为超越时间界限和永恒的故事被编织和见证。

二、扬州剪纸现状分析

1.扬州剪纸技艺复杂,人才缺乏

扬州剪纸以其“精、秀、灵、雅”著称,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技法上,多用镂空技法,形成阳纹线线相连、阴纹线线相断的独特结构。形象处理上,既抓住物象特征,又做到线条连接自然,整体构图层次分明,体现出多样复杂的艺术规律。尽管扬州剪纸艺术价值极高,但当前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知度不强,导致传统扬州剪纸的风格特色、工艺样貌对于大众人群来说知之甚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传承动力。近年来在政府的关心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扬州剪纸得到了基本的保护与传承,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正是因为扬州剪纸入门容易,但想要提升技艺却很困难,其次,发展至今日,扬州剪纸的工艺有越来越少的从业者和手工艺人,老辈的剪纸艺人无法对下一辈愿意学习剪纸的学徒进行更好的培训和支持,他们缺乏对于市场经济的了解,人们对于剪纸的需求降低,也导致愿意学习剪纸的手工艺人少之又少,在商品市场化的冲击下难以生存,从业者越来越少。对于一件剪纸工艺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耐心,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剪纸艺人老龄化严重。虽然扬州剪纸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但由于工艺技术传承特殊,剪纸作品本身保存不易,许多剪纸、剪画技艺面临或已经失传。

2.创新不足,需求降低

扬州剪纸具有细腻性、精巧性,与北方刀法厚重的剪纸艺术形成鲜明对比 。传统的扬州剪纸在题材上一般多为花卉人物、山禽鸟兽、名胜古迹等,因扬州剪纸融入扬州的民间乡俗文化,多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使得扬州剪纸的题材也没有太大的创新。在功能方面,扬州剪纸多用在结婚做寿、年节喜庆、绣花挂屋等。而当今人工智能盛行,现代元素在不断出现,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被埋没。在宣传层面上,仅限当地政府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当地企业的参与可能会阻碍剪纸技能的传播,剪纸艺人往往固守家传的统一风格而缺乏创新思维。还有一些剪纸艺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机械量产剪纸作品,导致剪纸风格雷同、品质廉价粗糙的剪纸作品出现在市面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剪纸作品往往被视为陈旧、过时的艺术形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需求也在逐渐减少,这使得剪纸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而数字技术为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发展空间,如短视频直播、展会营销等。然而,现有传播方式多注重形式,缺乏深度挖掘,难以全面展现手工艺的文化底蕴。数字传播能够打破传统传授方式的界限,使文化能够超越时空触及全球受众。通过数字媒体平台,传统文化可以实现互动传播和跨界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变革。然而,这也要求传统手工艺人在传授技艺时,需适应数字化环境,探索新的传授模式。

三、扬州剪纸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地纷纷推出互动感强、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推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在扬州剪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利用数字传播技术、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营销去带动产业发展。首先,从扬州的企业出发,取得政府对扬州剪纸传承发展的政策支持,在行业内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建立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其次,扬州剪纸博物馆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网络博主进行助推,体验和感受剪纸魅力,带动新时代的青少年去认识和学习扬州剪纸。

传统艺术要传承就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保留其艺术特点的同时并创新才能够脱颖而出,目前的数字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扬州剪纸的发展中,要解决其人才缺乏、创新不足和需求的问题,就需要在数字媒体技术中寻找机遇,将其应用于交互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媒体营销,助力扬州剪纸未来的持续发展。

1.交互设计在扬州剪纸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中的交互设计包含了人机界面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成为目前产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例如,在上海徐汇区“三体·引力之外”科幻主题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中,就融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交互数字艺术,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穿梭在小说《三体》的实景世界里,感受故事角色从太阳系文明向宇宙文明转变的历史性时刻。在南昌的泰豪创意科技集团推出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文旅产品—“纸上谈阁”中,基于经典名句进行再创作,通过AR技术呈现动态画面效果,让滕王阁动起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对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更生动、详细地了解、感受历史。

在扬州剪纸的传承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扬州剪纸的发展,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VR设备体验到剪纸艺术的魅力。例如,设计一个AR应用程序,让用户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了解一些独特剪纸技艺背后的故事,与作品进行互动,如旋转、放大、缩小等,以此来更直观地感受剪纸技艺的魅力,并研发线上学习“扬州剪纸”平台小程序,学习剪纸工艺,制作新型剪纸样式,使人们认识扬州剪纸,学习扬州剪纸,并设置各种剪纸款式的课程,方便用户学习不同种类的剪纸技艺并学习。这样也能够解决对于剪纸“不了解,难学会”的难题。其次,可以创建一个AR移动应用程序,通过用户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将扬州剪纸艺术的数字表现叠加到现实环境中。互动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应用与高校的设计师生,中小学生,当用户将设备指向相关物体或图像时,它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关特定剪纸图案的信息和剪纸技法。最后,创建在线平台或者应用程序,允许艺术家在线展示剪纸作品,相互联系,并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接触,相互借鉴交流,宣传好的剪纸作品,并线上开展趣味剪纸游戏,开拓传统和数字增强剪纸创作的市场,并让剪纸老艺人展示传统的剪纸技艺,保留传统精髓,创新出新的艺术形式。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扬州剪纸未来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扬州剪纸设计中,人工智能可以提供辅助设计,激发设计灵感,提供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新方案,人类智能将人工智能方案转化为现实可能,使扬州剪纸的设计在技艺之上,更加尽善尽美,使得扬州剪纸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也顺应了人工智能设计的新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作为传统技艺的加速剂,使扬州剪纸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寻找出路,紧跟时代发展,提高技术。

扬州剪纸的工艺题材中有很多花鸟虫类,就这些题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的制作关于动物剪纸人物的动漫,制作剪纸动画片,里面的动画人物都是用剪纸制作而成,能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到关于扬州剪纸的传统技艺和文化魅力,也促进了扬州剪纸在新一代人中的影响力,慢慢地会出现更多的扬州剪纸技术的从业者。要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扬州剪纸艺术应该用于不同设计领域,在广告包装设计、IP形象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等,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创新方案,设计新的纹样图形和民族元素,使得扬州剪纸在各个阶段表达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文化。

3.借助数字媒体营销,宣传扬州剪纸非遗推广

数字媒体营销涉及使用数字媒体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首先,需要建立扬州剪纸在网络上的强大影响力,包括利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引人入胜的内容和脚本等,例如在抖音平台中,一个叫“九月”的博主,通过拍摄学习各种非物质文化的技艺,将制作过程有趣的拍摄剪辑,让观看者了解这些技艺的有趣之处和艺术魅力,让人们了解如皮影戏、通草花制作、永生花,打铁花等非遗文化,助力传承非遗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打造扬州剪纸的受众群体,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剪纸活动。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或者在线艺术平台合作,提升扬州剪纸的知名度,增加扬州剪纸的曝光度,并培养爱好者之间的互通意识。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数字叙事活动,分享扬州剪纸的短视频或动画片段,讲述扬州剪纸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使用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和叙述来唤起与观众的情感联系。建立网上互动展览,创建虚拟的画廊或展览空间,展示扬州剪纸随时间的演变。结合互动元素,例如可点击的热点,提供有关特定艺术品、艺术家或历史时期的详细信息。其次,主持播客或网络研讨会,采访扬州剪纸工匠、文化专家和历史学家。讨论的主题从保护这一遗产所面临的挑战,到在推广非遗中使用技术的创新方式。或者与对传统艺术和手工艺感兴趣的社交媒体影响者或内容创作者合作起来,让他们创作吸引人的内容,展示扬州剪纸的技艺,通过他们的粉丝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在当地社区中,实行线上线下一起推广扬州剪纸,将二维码整合到宣传材料中,用户可以扫描并即时访问与扬州剪纸相关的数字内容和画面。包括视频、文章或交互体验,以加强线下的推广工作。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与扬州剪纸丰富的文化遗产相结合,标志着扬州剪纸在保护、推广和延续现代意义上迈出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数字媒体工具的创新使用,扬州剪纸超越传统界限,吸引观众的关注。建设扬州剪纸的文创产品品牌,文创品牌建设可以使扬州剪纸成为扬州文化品牌的一张名片,通过宣传品牌的文化来诠释扬州剪纸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只有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数字媒体技术与新媒体网络宣传的融合才能成为扬州剪纸持续传承的催化剂。通过拥抱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在传统与技术的交叉定义文化景观的世界中保持,而且还可以蓬勃发展下去。

结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是民间艺术形态发展的活化石,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标志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仅能够保存扬州剪纸,也促进了它的发展,使扬州剪纸成为一种鲜活的艺术形式,与人们产生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进一步协同作用的潜力越来越大,确保扬州剪纸在数字时代的持久发展与传承创新。

总的来说,传统剪纸是传承历史悠久,富有创造性和民间特色的民间手工艺。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扬州剪纸丰富的形象语言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思想和风俗,这样的剪刻技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将扬州剪纸与现代设计元素相融合,保留传统剪纸技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跟现代化步伐,利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便利和新技术,利用交互设计进行体验与感受,留住文化、留住精神、传承扬州剪纸技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感受剪纸魅力,使其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

参考文献:

[1]孙楚雯,李蕊蛟,蔡欣雨.信息时代下扬州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路径[J].造纸信息,2022(04):1-2.

[2]司马法良.刻纸剪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72.

[3]何蓓璐.民俗学视野下扬州剪纸的艺术特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37-38,41.

[4]林金凤.民间剪纸艺术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传承危机与机遇 [J]. 中国造纸 ,2021,40(05):119.

[5]徐国君.山西民间美术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18):73-74.

[6]蒲鹏举,郝建军,李强龙.新媒体视域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索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2):199-200.

[7]高慧娟.新文创时代榆林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J]. 艺海 ,2019(11):142-143.

[8]翟浩澎.黑龙江民间美术在新媒体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J]. 美术大观 ,2016(06):82-83.

作者简介:张孟凡(2000.10—)女,河南驻马店人,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2023 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