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及实效性研究 师生调查问卷分析

李月梅
  
扬帆媒体号
2024年42期
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数学抽象素养下对理解符号语言,提取数学本质的阅读要求;逻辑推理素养下的推理和分析阅读要求;数学建模素养下的识别模型和转化文本阅读要求;直观想象素养下的解读图形信息和构建心里图像阅读要求;数学运算素养下的理解运算指令和运用运算规则的阅读要求,都强调学生数学能力达成度方面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提到阅读,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语文,英语的阅读很少将阅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可见,数学阅读是一个被忽视了的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师生更加明确数学阅读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加重视数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找到适合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构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模式,形成数学阅读能力的评价标准。

特对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的1233名学生和5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为后续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问卷调查总结:

1. 性别与教龄分布:参与者中女性占绝大多数(90.57%),教龄以15年以上的教师为主(43.4%),显示出参与者的经验相对丰富。

2. 学校类型:大部分教师来自市级重点中学(90.57%),这可能影响他们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看法和实践。

3. 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教师(90.57%)认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显示出教师们对这一能力的重视。

4. 教学实践:虽然大多数教师(79.25%)偶尔会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的教师相对较少(16.98%),这表明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尚未系统化。

5. 培养方式:教师普遍采用通过数学例题分析(96.23%)和逐字解读教材文本(83.02%)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但课外拓展任务的布置较少(22.64%)。

6. 学生困难:教师认为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缺乏耐心和兴趣(81.13%),以及难以理解数学逻辑关系(77.36%)和专业术语(50.94%)。

7. 跨学科融合:教师对跨学科融合的了解程度不一,虽然有41.51%的教师偶尔尝试,但仅有11.32%的教师表示经常运用这一方法。

8.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教师们较少主动推荐相关资源给学生,43.4%的教师表示知道有这类资源,但很少推荐。

9. 教研活动:虽然39.62%的教师认为偶尔组织教研活动有一定帮助,但仍有15.09%的教师表示学校从未组织过相关活动。

10. 评估方式:教师普遍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86.79%)和作业完成情况(81.13%)来评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专门测试和成绩对比的使用较少。

11. 进步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66.04%的教师认为学生在数学阅读能力上有一定进步,但仅有18.87%的教师认为进步非常明显。

12. 影响因素:教师普遍认为影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方法的科学性(75.47%)、学生个体差异(79.25%)和教学时间的限制(79.25%)。

13. 学校支持需求:教师希望学校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特别是组织专业的教研培训(77.36%)和购买适合的教材(84.91%)。

综上所述,教师们普遍重视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系统化的培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仍需加强。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支持,以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效果。

学生调查问卷调研总结:

1. 年级与性别分布:参与问卷的学生中,初三年级的比例最高,达56.2%;性别方面,男生占52.55%,女生占47.45%,显示出性别分布较为均衡。

2. 数学程度:超过一半的学生(51.82%)认为自己的数学程度为中等,优秀和不理想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1.74%和26.44%。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持中等的自我认知。

3. 数学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38.69%)偶尔阅读数学相关书籍,只有15.33%表示经常阅读,显示出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阅读课本的频率同样不高,仅有31.63%的学生表示每节课前会认真预习。

4. 理解能力与作业习惯:在理解数学教材例题的能力上,47.36%的学生表示大部分能理解,22.55%的学生总是能理解,显示出整体上学生的解题思路理解能力较强。做作业时,54.01%的学生会仔细阅读题目,说明他们在做题时重视题意的理解。

5. 阅读困难与应对策略: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主要困难是文字叙述抽象(60.58%)和数学概念理解困难(46.88%)。当遇到不理解的术语时,64.15%的学生会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显示出他们倾向于主动寻求帮助。

6. 标记与笔记使用:在阅读时,43.31%的学生偶尔使用标记或笔记方法,30.49%的学生经常使用,这表明学生在理解数学内容时尝试利用工具辅助学习。

7. 兴趣因素: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材料的趣味性和自身数学成绩的自信心。大约62.21%的学生认为自身数学成绩会影响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8. 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近92%的学生认为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其中45.9%认为帮助很大,显示出学生对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视。

9. 教师指导与资源利用: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阅读指导和方法(65.53%),并且62.61%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强调数学阅读的重要性。然而,只有14.27%的学生表示了解并经常使用学校提供的数学阅读资源,显示出资源利用的不足。

10. 多元路径与活动建议:大部分学生(67.96%)希望通过参加数学阅读小组和实践活动来提升阅读能力,表明他们对互动学习方式的偏好。

综上所述,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兴趣不足和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教师的指导和趣味性材料的引入可能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兴趣。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