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模式,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让小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使学生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能以拓宽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为目的,不断发展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学 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一定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命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以立德树人为重要任务,促进个体生命的完善与发展。而且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要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以通过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
一、挖掘内容,加强对生命的理解
首先,充分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生命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提高生命意识,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合。例如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安全护我成长”中的一个主题《生命最宝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反思、感悟生命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取相应的热点问题,又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活》,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与本单元的主题极为契合。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疫情,让学生意识到公共场所戴口罩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在公共生活中人人遵守规则才会带来秩序、安全和幸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本土资源等补充、拓展生命教育的内容。
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感悟生命的内涵
生命本是灵动的存在,如果道法老师的课堂只是一潭死水,生命教育也将失去活力,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会失去色彩。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生命最宝贵》的第二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故事《莫莫的故事》形式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课还可以通过活动体验法,让学生通过用—只左手收拾书包的活动,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然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式交流,让不同学生在生命教育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生命的价值,增强对生命的认知,从而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此外还有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总之教师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生命教育更加生动、深刻。
三、实施多元评价,明晰生命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的教学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这种多元主体评价能够全方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体验,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学生在多元主体评价中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评价内容方面既要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进行评价。 如二年级下册的《试种一粒籽》中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尝试种一粒籽并进行成果汇报。在学生汇报之后,,除了看学生是否正确种籽、培育种子,还要评价学生在培育种子过程中是否有认真记录种子的成长过程,以及学生是否有克服困难去完成相关的一些活动。这样通过对学生的生命知识的评价、以及体验生命的过程评价,还有学生意志行为的评价,让学生全面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此外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既要有量的评价也要有质的评价,如访谈法、观察法、成长记录袋法等。道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引导,促进生命教育更好地实施。
四、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课程虽然有许多抽象的内容,但只有教师能够学会灵活运用生活案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灵活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去开发教学资源,并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富有浓郁学习气息的环境中高效学习道德与法制知识,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不同的模块,有“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和“家最温暖的地方”。以这三个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使学生对学校具有极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明白家庭对自己的意义和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使学生能具备家庭责任感以及感恩的心。可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父母为了自己牺牲了什么,或是父母会为自己做什么?如他们会关爱自己,会耐心地教导自己,会在自己伤心时,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在自己开心时表扬自己等。而后教师再融入生命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了解生命的美好,对未来生活产生向往。同理,在引导学生认识学校、感受学习的快乐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说一说在学校中遇到的各类事情,感受生活和学习的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强化学生的认知。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要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就需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用生活案例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努力开发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着力为学生优化学习环境。这样学生能时刻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丰富多样又富含趣味的道德与法制知识,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明白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长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2):89.
本文系宁德市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青年专项课题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生命教育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