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以数据保护为中心

张丽 李源
  
扬帆媒体号
2024年46期
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 410001

摘要:网络空间的安全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从“数据”的角度理解网络安全,以“数据”为中心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并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角度看,在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数据已成为国家间竞争博弈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因此,我国应将数据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来保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和本地化存储,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网络安全;威胁;防范措施;数据保护;

引言: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数据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资产,数据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在数据安全领域,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国家间的摩擦冲突以及对国际规则的误解,使得数据保护与国家安全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从“数据”的视角理解网络安全,以“数据”为中心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提升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中的话语权。

一、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1.1 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和特点

网络安全威胁可分为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系统漏洞、数据泄露等类型。恶意软件是指能够感染计算机并运行的程序,恶意软件是一种以控制计算机为目的的程序,它被植入到计算机中,然后攻击计算机。网络攻击是指黑客侵入并控制计算机网络,使其对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构成安全威胁。系统漏洞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会使黑客能够访问某些资源或修改系统代码,从而对计算机造成破坏。

1.2 主要网络安全威胁的分析

根据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和特点,我们将当前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威胁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具体如下:(1)黑客攻击:通过攻击网络设备和系统,窃取信息并进行恶意破坏,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威胁;(2)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感染计算机,对个人或社会造成威胁;(3)拒绝服务攻击:通过非法占用带宽资源,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或其他损害;(4)网络窃密:利用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等漏洞,窃取机密信息;(5)系统漏洞:由于安全漏洞而导致的软件和硬件故障;(6)蠕虫病毒:利用蠕虫病毒进行恶意传播,对互联网造成巨大影响。

二、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

2.1 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

数据保护是网络安全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数据的保护,就没有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领域。大国之间围绕数据流动的博弈愈演愈烈,各国在数据安全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纷纷出台了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数据保护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监管,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也加强了对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控制。

2.2 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

在网络空间,个人的数据、隐私等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个人数据保护上形成了“去中心化”和“去监管化”两大特征。去中心化的个人数据保护策略能够有效规避因监管而产生的新风险,但也存在着缺乏合作、集体行动难题、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去监管化的个人数据保护策略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网络安全框架和国际合作,在实践中难以实现。以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能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应对国际合作难题提供一个新思路,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2.3 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也是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既要在大数据背景下重新认识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又要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特点出发,探索新的方法。在数据保护领域,一方面要以数据为中心进行体系架构设计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大数据相关法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建立适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保护需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体系。

三、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与评估

3.1 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步骤和流程

首先,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主要从组织架构、制度体系、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等方面来建设网络安全长效机制。其次,是依据计划,从组织机构的整体出发,全面开展工作。针对不同的机构和岗位,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案和措施。最后,是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估,确保网络安全长效机制得以有效实施。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和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在评估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建立网络安全长效机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予以公布。

3.2 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的目的是对网络安全长效机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哪些网络安全机制需要调整,哪些需要加强,以及需要多少资金来支持。评估的过程包括:(1)确定评估对象;(2)构建评估指标体系;(3)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4)进行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的综合评估。其中,数据保护和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各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跨机构、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组织。在数据保护方面,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等可以通过制定标准、认证等方式来保障数据安全;在风险管理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监测、预防和处置措施来保障数据安全。

3.3 实施案例分析和评估结果

以“数据保护”为例,分析以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实施。评估过程中,首先对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等进行分析,并设计调查问卷;其次,通过专家评估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并获得结论;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提出下一步改进的建议。在构建数据保护长效机制方面,我国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比如,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就是以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工作总结

本文从数据保护角度,结合当前国际网络安全现状,阐述了数据安全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数据保护的框架和流程,并从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数据保护的建议。与传统网络安全不同,数据安全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核心目标是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利用,重点在于保护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数据安全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最后本文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以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建设要求。

4.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未来,以数据保护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数据保护的内涵与外延,为构建网络安全长效机制提供法律支撑;第二,完善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明确数据保护的内容、范围、要求、程序和措施;第三,加快建立网络安全组织体系,明确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和监管机制;第四,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国际规则制定与完善;第六,推进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第七,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安全长效机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庆.网络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4,36(06):224-226.

[2]刘建国.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2023,21(15):32-35.DOI:10.16661/j.cnki.1672-3791.2212-5042-4041.

[3]王晓辉.大数据背景下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通讯世界,2024,31(02):64-66.

[4]杨晓娇,吴文博,董洁,等.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3,(02):4-5+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