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

张婷婷
  
扬帆媒体号
2025年6期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 165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深入剖析了其重要意义,揭示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二英语外研版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

1.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和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够为批判性思维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阅读质量。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方面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深入探讨相关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的重要意义​

(1)提升阅读理解深度​

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不满足于对阅读文本表面信息的获取,而是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作者意图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在阅读高二英语外研版教材中的文章时,例如《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不仅能理解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基本介绍,还会思考这些技术发展带来的利弊,以及作者在阐述过程中的观点倾向。他们会分析文章中所列举的数据、案例是否足以支撑论点,从而对文章内容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理解的深度。​

(2)培养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提出质疑,不盲目接受既有观点。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当学生面对不同题材和主题的文章时,通过批判性思考,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见解。以高二外研版教材中关于文化差异的阅读文章为例,学生在阅读后,可能会对文中所描述的某一文化现象的解读产生疑问,进而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提出新的看法和解释。这种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逐渐摆脱对教师和教材的过度依赖,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3)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在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这一过程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他们要运用英语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例如在讨论外研版教材中文学作品相关的阅读文章时,学生需要用英语描述对作品中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理解和评价,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而有效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有机结合。​

3.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设定缺乏针对性​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目标时,虽然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目标设定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一些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并没有具体说明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学生应在哪些方面提升批判性思维,如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质疑作者观点的能力等。这种模糊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无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思维引导​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以教师讲解为主,逐句分析文章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在讲解高二外研版阅读文章时,教师可能只是单纯地讲解单词、语法和文章大意,而没有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学环节。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难以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此外,一些教师在使用提问策略时,问题类型单一,多为事实性问题,如 “文章中提到了什么时间、地点” 等,缺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推理和评价的开放性问题,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的对策​

(1)精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思维培养方向​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设定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课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且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教授高二外研版教材中《The Renaissance》这篇文章时,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成就,阐述文章的论证逻辑,并对作者关于文艺复兴对现代社会影响的观点提出至少两个合理质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评价文艺复兴的意义,在小组讨论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交流。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梳理文章结构,找出作者阐述文艺复兴的关键段落和论据,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者观点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设定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培养哪些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丰富教学方法,强化思维引导​

教师应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教授高二外研版《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时,教师可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电影片段,创设故事发生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模拟对话场景,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如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你会如何利用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讽刺当时社会的哪些现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文章中的复杂问题,如故事的深层寓意、作者写作手法的独特之处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相互交流观点,碰撞思维火花,教师则在一旁适时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5.结束语​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设定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但通过精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思维培养方向,以及丰富教学方法,强化思维引导等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现状。在未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晶.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DOI:CNKI:CDMD:2.1015.721052.

[2] 黄静蕾,章馨月.批判性思维视域下阅读圈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 2023(22):172-174.

[3] 袁丹纯.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 2022, 24(1):52-61.DOI:10.3969/j.issn.1009-2536.2022.01.0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