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春光
  
扬帆媒体号
2025年8期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 要: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是学校决策体系中的核心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制度已基本建立,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议事范围不够明晰、决策原则和程序不够严谨、议定事项执行不够到位、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笔者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制度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立项号:2024LZYB—38)。

作者简介:刘春光,男,高校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等职业院校党建、行政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健全完善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是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决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如何适应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健全完善、贯彻落实两项议事规则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促进科学发展,日益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实施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制度的重要意义

1.1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规定了党委和校长的主要职能和议事决策范围。总的看,党委是学校领导核心,校长是法定代表人,依照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行使职权。2019年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常务委员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的通知》(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示范文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高校党委和行政议事决策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对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作出严格规范,对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提出规定要求。从实践层面看,党政议事规则是保障党委依法领导、校长依法负责的重要制度,以确保党委会(常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两个核心会议在党规法纪的指引和约束下高效运转。公办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党政议事决策制度,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核心。

2.2增强依法治校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今职业教育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学校也从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向内涵发展、提升质量迈进。无论是办学模式、管理方式、育人制度、保障机制等改革的推进,还是师生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需求,学校都应把依法治校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党政议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依法治校的制度基础。高职院校建立完善党政会议议事规则,须把法治元素融入其中,不断提升党政领导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的水平,确保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2.高职院校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议事范围不够清

虽然《示范文本》对高职院校党委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院长办公会议应研究提议的重要事项、院长办公会议可以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了明确划分,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议事范围确定不够清晰,造成议事范围划分不清或重复交叉等现象,造成权力行使的错位、越位和缺位。有的党委会议包办学校的全部重要工作,甚至干预院长办公会议本应能研究决定的事项;有的党委会议事范围与院长办公会议可决策事项重复,易产生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实践证明,不清晰的党政会议决策权限不仅会导影响决策范围的科学性,也会使学校党委、行政职权关系紊乱,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2.2 决策质效不够高

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都应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会议决策效率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有的学校书记、校长等领导班子成员对议事决策制度不够熟悉,对决策前置程序运用不当,没有对决策事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特别是书记与校长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商讨,导致出现议而不决现象,时常需要通过多次会议才能形成决议。有的学校党政领导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观念、思路不同,也会影响决策效率。有的学校以党政联席会议为主的“一锅烩”方式进行决策,表面上看提高了决策效率,但在法理上,党政联席会议多为沟通协调机制,并非是法定决策机构,其决策不具备法定效力。

2.3.科学民主不够强

学校运行全过程民主既是贯彻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本质包含“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方面内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进学校运行全过程民主。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校“两会”在决策时不能广泛听取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不能充分征求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建议,没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有的学校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全面完备的民主管理制度,如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时,没有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造成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功能被弱化。有的学校在处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学校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没有及时向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通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4 执行力度不够大

会议决策的执行落实情况是判断会议效果的最为重要指标,但在现实中,学校在执行会议决策方面时常存在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学校重研究安排、轻监督执行,对一些重大的决策事项没能细化到具体的负责人、落实部门、完成期限,没能做到全方位指导、全过程监督、全链条保障。有的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工作分工不明确、协同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职能不明确、责任模糊,加之学校内设机构不够科学、职责不够明确,甚至出现部门相关职能交叉、遇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议定事项所涉责任部门出现工作积极性不高、推推走走、不推不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议决策的执行效果。

3.规范落实党委会议和院长议事规则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划工作、深化合作、推进落实。领导班子要树立全局观念,提升系统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理念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及处理问题,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坚决支持院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2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尤其是要明确细化议事范围,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性表述,避免重复和交叉决策。重点从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角度,深化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对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理解,强化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学校纪委监督作用。严格对照《实施意见》,完善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细化议事决策范围、议事决策原则和程序、决策流程、会议决议执行和监督等内容,并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两项议事规则及执行程序中各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全面系统梳理学院规章制度,在制度体系建设中着眼于制度反腐,增强制度执行效力,提升治理效能。

3.3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作为重要决策机构,应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会议各阶段、各环节都应严格规范。要严把议题提出关,重要议题要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会前党委书记、院长要充分沟通、交流意见;还要严把会议研究关,会议应当对各项议题逐项进行讨论,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要问题发生较大意见分歧时,暂缓作出决定。

3.4强化议定事项督查考核问责

加强对会议决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决议落实监督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做好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并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充分发挥师生员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尤其要聚焦重大事项,督促学院高效落实会议决议决定。建立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会议执行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核,作为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业绩评定、工作能力评价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遵守规定、不履行职责的要进行批评教育、追究责任,切实增强职责部门负责人制度执行意识。

4.结束语

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办高职院校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离不开党对学校的坚强领导和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

《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是关乎学校“三重一大”的重要制度,也是学校决策体系中的核心制度。能否高标准对标对表中央安排部署,建立科学的议事规则,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并在执行过程中针对存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和执行效果,关系到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决策运行机制的建设和议事规则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并与学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各高职院校应当认真检视议事规则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和抓好贯彻实施,提升治理水平,确保学校在党的领导和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友良. 理现代化语境下高校党政会议议事规则考察———以 26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1):70-79.

[2]张静,刘燕 . 制度建设视角下加强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研究 [J]. 思想理论教育,2020(10):76-80.

[3]王宇奇. 我国公办高校领导体制下内部议事决策制度的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立项号:2024LZYB—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