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精准传播视角的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应急广播体系效能优化探析

王琰
  
扬帆媒体号
2025年13期
东宁市融媒体中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200

摘要:本文关注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应急广播体系,着眼于精准传播这一角度,深入分析当下该体系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怎样运用精准传播理念,从内容定制、渠道优化以及受众细分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其效能,为完善应急广播体系,提高灾害应对与信息服务能力找寻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精准传播视角;老少边;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应急广播

引言

当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遭遇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之时,应急广播体系的关键性不言而喻。但是传统应急广播存在传播不够精细、针对性欠佳等问题,在精准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新技术与新理念去优化应急广播体系的效能,可更高效地传递信息,保障民众安全,推动地区稳定发展,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一、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应急广播体系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不少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应急广播的硬件设施正逐渐实现覆盖。部分地区在城镇、乡村的公共场所,比如村委会、集市、学校等地安装了广播终端,然而受到地理环境以及资金方面的限制,一些偏远山区的信号覆盖存在盲区,设备出现老化、损坏之后难以及时进行维修与更换,影响广播的正常播出[1]。

(二)信息传播内容与形式

应急广播传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灾害预警、政策宣传等方面,但是内容大多时候缺乏本地化、个性化的加工,大多是上级信息的直接传达,传播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语音播报为主,较少结合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很难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信息接收效果产生影响。

(三)受众反馈与接受程度

通过调查可发现,部分民众对应急广播的关注度并不高。一方面,部分群众并不熟悉应急广播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广播内容与民众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致使受众的参与感与接受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二、精准传播对提升应急广播体系效能的重要性

(一)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

精准传播是基于对受众的详细分析,把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的受众按照年龄、地域、需求等因素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例如,对于山区居民重点推送地质灾害预警,针对老年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较慢的语速传播健康防护知识,让信息更加贴合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2]。

(二)增强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效果

利用精准传播,依据受众习惯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与时间,比如年轻群体大多使用移动互联网,就可以通过手机APP推送应急信息,农村地区早中晚是居民活动较为集中的时间,此时播放广播效果会更好。合理的传播安排可提高受众接触信息的频率,提高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

(三)提升应急广播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应急广播传播盲目性较大,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精准传播借助精准定位受众,避免无效传播,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投入关键信息与目标受众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应急广播的最大效能。

三、基于精准传播视角的效能优化策略

(一)受众精准定位与细分

全面考虑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有的复杂多样人口结构情况,可联合当地民政部门以及社区村委会,去收集人口普查数据,建立起详细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以此来分析不同年龄、职业群体所有的特征[3]。

对地理特征展开深入研究同样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居民居住较为分散,而平原地区居民居住则相对集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技术,绘制出详细的居民居住地图,标注出村落以及聚居点的具体位置,对于山区,还要分析山体的走势以及河流的分布等情况,明确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地段,结合气象数据,确定暴雨、山洪等灾害的频发区域。文化水平这一方面同样不能被忽视。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部分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通过和当地教育部门进行合作,获取各个区域居民的文化水平统计数据,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规划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及内容深度。

(二)内容精准定制与生产

按照受众细分的结果来专门定制不一样的内容。就灾害预警而言,以地震灾害为例,内容需要详细地讲清楚地震的震级以及预估的影响范围,要精确到具体的乡镇和村落;应对措施包含室内外的避险方法,如在室内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这类危险物品。还要提供震后自救互救的知识,比如怎样去寻找食物和水源、怎样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等。

对于政策宣传来说,丰富内容形式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办法。针对儿童群体,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版消防安全知识,动画里面融入可爱的卡通形象,凭借简单易懂的对话以及有趣的情节来传递消防知识,例如火灾发生的时候怎样拨打119、怎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等。对于中青年群体,制作短视频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内容,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演示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巧。对于老年群体,除了传统的广播语音形式之外,还可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借助社区、村委会来发放,手册上面的文字要大而且清晰,图片要简单直观。

(三)传播渠道精准选择与整合

整合传统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众多渠道,达成优势相互补充的效果。

传统广播有覆盖范围较为广泛、不受网络限制的特性。在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依旧是关键的信息传播途径,对广播节目编排进行优化,在固定时段设置应急信息播报专栏,提升播报频率。同当地广播电台展开合作,邀请专业主持人运用亲切的本地口音进行播报,以此提高居民的收听兴趣。电视在家庭当中拥有较高的普及率,与当地电视台携手合作,在黄金时段插播应急信息公益广告,制作专题节目对应急知识和政策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借助电视的画面优势,播放灾害现场视频、应对措施演示视频等,强化信息的直观性。积极拓展新媒体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微信公众号有着信息留存时间长、可深度阅读的特点,适宜发布详细的政策解读文章、长视频形式的应急培训课程等,定期推送内容,设置互动话题,鼓励居民留言评论,提高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四)建立精准反馈与评估机制

构建起有多元特性的受众反馈平台。着手开发专门用于应急广播的APP,在该APP当中设置反馈入口,以此便利居民可随时留下关于广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方面的意见。

在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上开通留言功能,可及时收集居民所给出的评论与建议。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工作,通过社区、村委会来发放纸质问卷,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有个性化特点的问题,以此了解他们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需求、对于传播渠道的偏好以及对于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的评价。运用电话回访这种方式,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展开电话沟通,针对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之后的情况,及时对受影响区域的居民进行回访,了解他们是否接收到信息、对信息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设立专门负责数据分析的团队,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给予整理和分析。借助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数据背后所潜藏的规律与趋势,了解受众需求的变化情况。

结语

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市的应急广播体系效能优化属于保障地区安全与发展的一项关键要点。从精准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精准定位受众、定制内容、挑选渠道以及建立反馈机制等策略,可有效提高效能。虽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经过多方努力,持续完善应急广播体系,能为当地民众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冲.基于公共服务导向的G省应急广播体系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24.000469.

[2]梁斯.广西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调研报告[D].广西大学.2024.001948.

[3]云南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面提速[J].中国有线电视,2023,(01):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