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

李亚美
  
扬帆媒体号
2025年16期
黄溪口镇中心小学 419507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本研究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出发,对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的目的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一线的老师们有所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学生才能真正地达到自主读写能力的水平,从而朝着更高水平的读写迈进。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缺乏直观的教学手段,缺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并对其进行积极地探索。

一、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的目标与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要熟悉汉语拼音;能准确地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完整的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及音节;能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能读懂基本的汉字;在汉语拼音的帮助下,认识汉字,并了解如何运用音序查字法。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读写能力。拼音是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拼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单词,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掌握了声母、韵母、音节的基础上,可以把生字和拼音组合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去拼写生词。相对于传统的“老师念,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把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其次,在汉语拼音基础上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识字是阅读的先决条件,而读又是写的根本。通过识字,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阅读,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情感体验,以及写作的灵感,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教学策略

(一)从生活中寻找拼音

拼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路标、产品说明书、电视节目中的拼音解说等等。如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拼音,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要把“生活”的观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地从生活中去发现拼音。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观察生活这一特点,给他们安排一个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注意周围的东西,看哪个地方有拼音,把你找到的拼音写出来。”通过对拼音的初级认识,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拼音,并体会到拼音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汉语拼音。比如,老师们在上班的路上注意路牌、商店招牌等的读音,把它们拍下来,做成课件。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路牌、商店招牌等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拼音。

(二)将汉语拼音融入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通过对情境的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其达到教学目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汉语拼音。比如,老师们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声韵字卡片,开设一个特别的“音学角”。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很自然地站在墙边,围绕着拼音展开讨论,开展自主的学习。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楼道的空间,增加拼音教学要素的覆盖面,使同学们在经过楼道时,随时随地都能看见拼音,从而展开学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逐步充实自己的拼音知识,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

(三)从课文中发掘汉语拼音

故事教学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在新一轮课改中提出了“创造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的理念,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地运用。老师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编故事,营造一个真实、有趣、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让他们积极地投入故事的情景中,探究拼音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a o e》时,老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来编排如下的故事:“娜娜(一位小姑娘)正在为一场歌唱比赛做准备,她每天早晨都要跟她的动物伙伴们练琴。有一天,当他们走到小河边时,娜娜挺起胸膛,昂起头,唱着“A”,小鸡很高兴,不停地叫着,小鹅也不说话,只是在水里扭动着脖子,像跳舞一样。”在教学之初,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指导他们通过课文的发音来猜出拼音的发音,再具体地解释 a, o, e的发音。通过听故事,学生已有了基本的语音记忆,在老师的辅助讲解、指导下,能较好地掌握这三个基本的单韵母。

(四)在情景教学中对汉语拼音的认识

这里的“情景”是指通过教学录像建立起来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情景式的方法,重点演示如何读音,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读音的特征。因此,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比如提前录制一段教学录像,或是从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料中截取一段录像,然后再将其剪辑出来,用特写的口型来强调发音的要点,使学生在模仿中掌握发音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b p m f》时,老师可将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再进行二次创造,将 b, p, m, f四个声母的发音放大,再加上“慢动作”效果,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到发音规则。在看完录像之后,老师可以指导他们去模仿录像中角色的口型,去体会各种声母在拼写上的区别,进而加深对语音的理解和理解。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把教学录像放到班上的群里,让同学们在父母的督促下,对录像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以对比辨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诸如 b和 d, t和 f, g和 q等易混淆的知识点。如果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辨别,就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对比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表格和图片等形式,指导学生比较和分析所学的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做一张4栏的表,在第1、3栏中填入形象化的图画,第2、4栏留有空格。接着,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演示,首先,让学生们把第1、3栏的图画进行比较,把有关的拼音联系起来,然后,让同学们在第2、4栏的相应位置上填上拼音,完成表格的填写。表格是对信息进行组织、比较的一种重要手段,图像在教学中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

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拼音的教学方法,把拼音教学与情景结合起来,用故事去探究拼音,用情景去理解拼音,这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拼音基础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提升,这样才能帮助低段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拼音。

参考文献

[1]李如玥.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J].小学生(中旬刊),2022(11):28.

[2]肖向民.浅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2(21):87.

[3]常亚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拼音教学的课堂效率[J].新课程,2022(24):160.

[4]沈静.变革教学策略,提升拼音学习效率[J].华夏教师,2022(9):67.

[5]李江霞.小学低年级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2(9):6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