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媒介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研究——基于广西"艺游"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数字媒介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关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地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活化挑战及文旅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介绍广西“艺游”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分析了该项目在非遗文化传播和青年创业者角色定位方面的作用。研究还深入讨论了“数智技术+青年创业+文化认同”的协同机制,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艺游”项目在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品牌建设方面的成效。最后,总结了研究发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实践启示,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区域旅游品牌;数字化活化;文旅融合;艺游项目;协同机制;短视频;青年创业
一、数字媒介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背景
1.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活化挑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变得更加重要。然而,非遗文化面临数字化活化的挑战,传统项目因地域性和文化性,难以广泛传播。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问题。许多非遗项目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面临失传风险。数字化虽然扩大了传播范围,但如何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仍是挑战。数字化改变了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重塑了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因此在推进数字化时,要平衡其优势与可能的负面影响。
2.文旅融合:广西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文旅融合的概念与发展意义,广西地区文旅融合实践案例分析
在数字媒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区域旅游品牌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为区域旅游提供新动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中,非遗传承急需数字化活化,文旅融合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路径。文旅融合通过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广西凭借丰富的非遗文化和自然资源,涌现出多个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提升了非遗传承与旅游品牌影响力,且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艺游”项目是广西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利用数智技术(如短视频和IP设计)成功结合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年轻创业者参与。这些创业者为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推动了区域旅游品牌的传播,并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形成。
二、广西"艺游"项目概述及其创新创业实践
1."艺游"项目的创立背景与目标
项目启动初衷,旨在解决的问题及预期达成的目标
广西"艺游"项目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项创新实践,其创立背景深刻反映了非遗文化传承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活化挑战。项目启动的初衷,旨在探索一条将非遗文化与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相结合的新路径,以此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振兴。具体而言,"艺游"项目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包括非遗传承的断层现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以及乡村旅游同质化竞争等。通过运用数智技术,如短视频传播和IP设计,项目期望达成的目标则是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与活化利用,同时构建起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与认同感。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创业群体的力量被充分激发,他们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乡村旅游创新的实践者,通过他们的努力,"艺游"项目得以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2.基于“艺游”项目的多源数据分析方法论
数据收集渠道与类型,分析框架介绍
在广西“艺游”项目实践中,多源数据分析至关重要。该项目结合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传承,面临数字化活化挑战,因此数据收集与分析是评估项目效果的重要手段。数据来源包括线上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线下调研,涵盖用户行为、内容创作和市场反馈等信息。这些数据帮助全面评估“艺游”项目在非遗传承和旅游品牌构建方面的成效。分析框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清洗、整合线上数据,揭示用户行为、传播路径和市场反应。
三、“数智技术+青年创业+文化认同”的协同机制探讨
1.短视频与IP设计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短视频平台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其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其成为有效的传承工具。在选择平台时,应考虑用户基数、活跃度和内容定位,以确保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平台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进一步增强了传播效果。IP设计通过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创造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增强文化吸引力。这些IP不仅提升非遗文化的时代感,还能在商品化过程中实现文化增值和传承。广西“艺游”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IP形象,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提升了旅游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青年创业者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定位
创业者视角下的非遗价值发现,支持青年参与非遗保护的政策建议
在探讨“数智技术+青年创业+文化认同”的协同机制时,青年创业者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创业者们通过创新思维和数智技术,将非遗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现,注入活力,推动区域旅游品牌建设。非遗被视为包含深厚历史文化和独特地域特色的宝贵资源,创业者通过结合现代审美与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数智技术,尤其是短视频和IP设计,帮助传播非遗文化并吸引年轻人参与。
1.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定量指标变化情况,定性反馈总结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遗文化传承正面临着数字化活化的新挑战,而文旅融合则被视为区域发展的新路径。本研究以广西“艺游”项目为例,通过多源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法,深入探讨了“数智技术(短视频/IP设计)+青年创业+文化认同”协同机制在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品牌建设方面的成效。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显示,定量指标如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等均有显著提升。具体而言,通过短视频等数智技术的运用,“艺游”项目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关注,有效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2.成功因素提炼与经验分享
关键成功要素识别,可推广的经验教训
在广西"艺游"项目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其在非遗文化传承与旅游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关键成功要素包括:首先,数智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非遗文化迅速传播,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青年创业者的积极参与带来了创新思维,促进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最后,文化认同的构建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并吸引了外来游客的参与,推动了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
五、结论
1.研究发现总结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数字化挑战及文旅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广西“艺游”项目的实践,研究表明,数智技术(如短视频和IP设计)在提升非遗文化可见性、可接近性和可体验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青年创业群体的参与促进了非遗传承的创新活力,并推动了区域旅游品牌的年轻化与时尚化。文化认同的强化则有助于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以下方向:优化数智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探索青年创业群体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中的潜力,及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实现非遗文化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周立军. 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数字化构建[J]. 现代商贸工业,2025(4):16-18.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06.
[2] 张天姿. 郑州非遗文化传承策略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4,8(20):25-27.
[3] 方霖霏. 非遗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研究[J]. 福建茶叶,2024,46(11):172-174. DOI:10.3969/j.issn.1005-2291.2024.11.058.
基金项目:北海艺术设计学院2024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艺游”广西文化旅游名片的数字化推广(S2024135240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