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为例
随着2022版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聚焦文化理解素养,整合美术教学资源,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转型的有效路径。以人教版“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为例,教师应立足单元主题,优化教学设计,建构“欣赏—创作—展评”一体化的教学结构,在整合式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然而,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应明确素养导向,深化教学设计,创新评价模式,助力美术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大单元教学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凸显了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特点。审美感知、创意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打破知识、技能的割裂呈现,整合教学内容,拓展学习广度。大单元教学正是围绕某一主题,将教材内容进行宏观整合,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深度理解知识,内化技能,升华情感。
(二)“传统艺术探秘”单元的文化理解素养培育价值
文化理解素养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一方面,传统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文化传承需要后人在学习中加以理解、消化与创新。“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以剪纸、年画、脸谱等艺术样式为载体,为学生认知民族文化、理解地域特色、体味传统美学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感悟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能主动探寻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对比分析中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大单元教学对整合式美术学习的促进作用
整合式学习强调知识的内在关联,注重经验的迁移运用,是美术教学的应有之义。大单元教学为整合式学习提供了实现路径。它跨越单节课的局限,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在单元内部建立内容间的逻辑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传统艺术探秘”单元的教学设计,可从材料、工艺、样式、色彩等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
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挑战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与深度学习目标的矛盾
传统的美术教学多以单节课为单位,内容呈现碎片化、孤立化,不利于学生深度理解知识。而大单元教学旨在实现内容的整体化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核心问题。两者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冲突。若教师仍习惯于“一节课一个主题”的授课模式,难以适应大单元教学对教学进度、教学组织的柔性要求,必将削弱学习的延续性和深入性。
(二)单元内部逻辑关联不足与整体设计缺失
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单元内部逻辑的把握。然而,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缺乏整体规划意识,难以厘清单元内容间的递进关系。以“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为例,剪纸、年画、脸谱等内容看似独立,但在造型方法、表现技法上却有诸多相通之处。教师若不能找准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单元内部就可能沦为几个割裂的知识点,无法形成整体合力。
(三)评价方式单一与核心素养导向的不一致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仍以结果为导向,重作品、轻过程,难以全面考查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这与大单元教学强调的过程性评价不相适应,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往,教师在“传统艺术探秘”单元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作品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在欣赏、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三、基于“传统艺术探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构建“欣赏—创作—展评”一体化单元结构
教师应立足“传统艺术探秘”主题,优化单元教学结构,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统一。单元教学可遵循“欣赏—创作—展评”的一体化路径。欣赏是基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艺术样式,了解艺术特点;创作是核心,旨在指导学生转化已有经验,创作个性化作品;展评是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反思、交流分享。三个环节相辅相成,递进深入。如在京剧脸谱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脸谱的造型、色彩,感知其中的夸张变形;继而指导学生创作特定人物的脸谱,体验艺术样式;最后组织学生互评作品,畅谈创作感悟。
(二)基于文化理解素养的教学资源整合路径
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甄选、开发与单元主题契合的多样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探究情境。教师应立足文化理解素养,从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地域特点等方面拓展资源维度。在“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中,除教材涉及的剪纸、年画、脸谱外,教师还可引入皮影戏、刺绣等资源,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特点,感悟传统艺术的丰富内涵。同时,要重视资源的地域性特点,让不同地区的学生分享本土艺术,在交流互鉴中加深认识。在资源呈现上,教师可利用实物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
(三)多元评价体系下的美术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过程参与和体验感悟,因而需要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教师应制定符合文化理解素养要求的评价标准,兼顾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表现、情感体验等维度。评价主体应突破师评模式,吸纳学生互评与自评,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我。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如作品分享会、主题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在“传统艺术探秘”单元中,学生可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单元学习成果,并邀请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点评。在成果分享中,学生不仅能深化对传统艺术的理解,更能增强文化自信、唤起文化担当。
结语:总之,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现实路径,对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立足“传统艺术探秘”主题,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科学设计教学,聚焦文化理解素养拓展资源,创新评价模式,为学生搭建“欣赏—创作—展评”一体化的学习平台,引领学生在整合式美术学习中追寻文化之根、涵养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