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研究

沈洁
  
扬帆媒体号
2025年28期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西塘幼儿园

摘要:本文深入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应用。详细阐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回归生活、尊重个性等方面的指导价值,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丰富教学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两者融合的路径,包括基于生活创设美术情境、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个性化发展等。同时分析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应用、教师素养等挑战及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人工智能技术

一、引言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等具有关键作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的自主实践等。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有望为幼儿创造更优质、多元、个性化的美术学习环境,推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

2.1 生活即教育,丰富美术教育内容

陶行知提出 “生活即教育”,这意味着幼儿园美术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与教材,而应扎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衣食住行等皆是美术教育的素材。幼儿可以从家庭环境、社区场景中汲取灵感,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这种理念促使美术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感知力。

2.2 教学做合一,强调幼儿自主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在知识学习中的核心作用。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这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动手操作,将内心的创意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他们鼓励幼儿在实践探索中学习美术技巧,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幼儿掌握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知识,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形成全面发展的艺术素养。

2.3 尊重幼儿个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幼儿的独特个性,这一理念在美术教育中尤为重要。每位幼儿在感知色彩、线条和形状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不应强求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是要鼓励幼儿探索并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让他们在美术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丰富个性的未来人才。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优势

3.1 丰富教学资源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整合海量的美术教学资源,包括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各类美术创作视频教程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智能教学设备,以生动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幼儿,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其审美体验,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灵感来源。

3.2 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对幼儿美术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兴趣点和能力水平。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智能教学系统能够推送个性化的美术学习内容,如为对色彩敏感的幼儿提供色彩搭配强化训练,为擅长手工的幼儿推荐更具挑战性的手工制作项目,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

3.3 增强教学互动性

利用人工智能的智能交互功能,如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幼儿可以与智能教学设备进行互动。幼儿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获取美术知识、与虚拟绘画助手交流创作想法,还可以通过手势操作对绘画作品进行编辑、修改等。这种互动式教学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激发了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4.1 基于生活,利用人工智能创设美术情境

依据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思想,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设贴近生活的美术情境。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生活场景,如公园、商场、动物园等,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观察其中的色彩、形状、布局等,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同时,智能教学设备可以展示生活中各类物品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创作,将生活元素融入美术作品中。

4.2 以幼儿为中心,通过人工智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秉持陶行知尊重幼儿个性的理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美术教育。智能教学系统根据幼儿的美术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兴趣偏好,为幼儿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例如,对于喜欢抽象绘画风格的幼儿,推荐相关的艺术作品欣赏,并提供创意抽象绘画课程;对于热衷于具象绘画的幼儿,安排更多写实绘画技巧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优势,促进其在美术领域的个性化成长。

4.3 强调实践,借助人工智能优化教学做合一过程

按照 “教学做合一” 原则,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美术教学实践环节。智能绘画软件可以提供实时绘画指导,当幼儿绘画时,软件根据幼儿的笔触、色彩运用等给出即时反馈与建议,帮助幼儿改进绘画技巧。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手工制作,如 3D 打印技术可以根据幼儿设计的创意模型,快速打印出实物,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体验从创意构思到实物呈现的完整过程,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与成就感。

五、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5.1 技术应用挑战及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面临技术稳定性、设备适用性等问题。部分智能教学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影响教学进程;一些技术在幼儿园网络环境下可能运行不畅。应对策略包括选择可靠的技术供应商,确保设备与软件的质量与稳定性;幼儿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带宽,保障技术应用的流畅性。同时,建立技术维护团队或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及时解决技术故障。

5.2 教师素养挑战及策略

教师在融合过程中面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解不深等问题。教师可能不熟悉智能教学工具的操作,难以将其有效融入美术教学;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把握不够精准,无法将其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解决策略为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技术专家与教育学者为教师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操作培训以及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培训,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与教育理念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积累融合教学经验。

结论

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为幼儿园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方向。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增强教学互动性等,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尽管融合过程中面临技术应用与教师素养等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能够逐步克服困难,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两者融合的优势,为幼儿创造更优质、创新的美术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在美术领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审美与创造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 天津教育, 2022, (34): 123-125.

[2]陆倩瑜.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践行[J]. 幸福家庭, 2021, (21): 33-34.

[3]孙悦.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J]. 教育界, 2021, (16): 77-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