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主题意义引领下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以3B Unit 3 School rules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摘要】:本文紧扣主题意义引领理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School rules整个单元为研究对象,深入阐释主题意义与单元整体教学内涵。通过教材主题深度解码、教学架构系统搭建、学习活动趣味创设、实践任务创新设计这四个维度,系统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教学参考,助力学生在不同主题学习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以主题意义为核心开展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在新课标背景下,这种教学设计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以主题为线索串联词汇、句型、语法、语篇等知识模块,将语言学习与真实生活场景深度融合。通过创设具有思维深度的主题探究任务,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英语知识,更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当教师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重构教学内容与活动,课堂将成为激发学生语言潜能、塑造全球视野的活力场域,真正实现从 “知识传递” 到 “素养培育” 的教学升级。
一、主题意义与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阐释
(一)主题意义的内涵与价值
主题意义是英语教学单元的核心脉络,它串联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赋予语言学习情感与文化内涵。在 3B Unit 3 School rules单元中,主题意义不仅体现为 Don't shout/eat/run...; Don’t be late again./Don’t look out of the window./Don’t draw on your desk.等句型的学习,更在于唤醒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一系列的交流合作、自主表达的活动中,驱动孩子们规则意识的内化和文明行为的外显,进而达成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规则语言的同时,养成遵守规则习惯,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文明人。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实践,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显著成效。在 3B Unit 3 School rules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系统规划教学内容,将零散的与规则有关的词汇、句型与文化知识整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避免了单课时学习的碎片化问题,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丰富的情境化活动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跨文化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
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
(一)教材主题深度解码,锚定核心意义
对三年级新教材下册第3单元School rules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笔者首先从多个维度剖析了教材内容,挖掘其深层主题意义。单元设计以校园规则为载体,将抽象的规则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英语表达与行为指导。例如,通过 “图书馆保持安静” 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 “安静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并延伸至公共场合(如图书馆、医院)的行为规范,实现从校园到生活的规则意识迁移,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操练祈使句 “Don’t + 动词原形” 的核心语法结构,以及“Shh! Be quiet.”“Look at the sign!” 等实用表达,引导学生将规则意识渗透于生活中。
同时,笔者还通过拓展活动引入 “不同国家校园规则对比”。如日本学校注重 “轻声慢步” 的礼仪,美国校园强调 “举手发言” 的规则,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理解规则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包容意识,以此“高于”教材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架构系统搭建,明确目标导向
围绕 “Following rules, creating a civilized city遵守规则,创建文明城市” 的主题意义,构建 3B Unit 3 School rules教学架构并确定单元目标。本课的主题是“行为规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体验语言的使用,同时也唤醒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一系列的交流合作、自主表达的活动中,驱动孩子们规则意识的内化和文明行为的外显,进而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运用规则语言的同时,养成遵守规则习惯,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文明人。本单元将结合诵、演、唱、画、说等形式多样、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规劝他人的言行,引领学生从学习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建立大观念下的行为规范意识,实现真正用英语学科育人的宗旨。
围绕单元Big question: What school rules should you follow?,笔者将本单元分为四个主要课时,匹配单课子主题进行教学实践,具体见下图:
(三)学习活动趣味创设,夯实知识体系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立足学习目标和语用情境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笔者在单课时教学时设计了趣味性强、实践性高的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逐步开展教学,时刻呼应主题情境。以下是具体的课时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初探校园规则
情境导入:播放歌曲“We’re going to the library”,欢快旋律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聆听小诗,引出核心问题“What school rules should we follow?”,让学生对校园规则有初步思考。
学习理解:学生观看卡通,参与图片环游活动,观察画面回答 “Who can you see? Where are they?”等问题,感知文本。随后模仿朗读,初步掌握卡通文本内容。
应用实践:梳理 “Don't be late again.”等规则类语言,学生合作表演对话,学习字母 d 在单词中的发音,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迁移创新:完成 “Read and circle”等练习,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深入规则学习
情境导入:歌曲“School rules”导入,通过 free - talk 讨论规则话题,如 “What rules do you know in the classroom?”,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情境。
学习理解:借助听、看、读、写活动,巩固 “Where are they?”等问答,引导学生操练“Keep quiet. Don’t...”等核心句型,强化规则表达。
应用实践:复习核心句型,如:“But keep quiet, please.”等,同桌合作创编新对话,提升语言运用灵活性。
迁移创新:补充绘本学习,拓宽学生对校园规则的认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规则,强化规则意识。
第三课时:巩固规则知识
情境导入:再次以歌曲导入,营造遵守班级规则氛围,复习旧知并聚焦重难点。
学习理解:通过复习和问答,快速梳理“Don't...”“Keep...”表达,听力练习巩固核心句型,加深理解。
应用实践:完成“Listen and circle”“Look and say”练习,阅读绘本“Class rules”,强化规则知识运用。
迁移创新:开展“Draw and talk” 活动,学生绘制场景并描述规则,如 “Don’t pick flowers in the garden.”,拓展规则认知。
第四课时:规则的内化与运用
情境导入:Free - talk开启,询问“What rules do you know?”,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学习理解:绘本阅读,学生思考 “How does Ben feel about rules?”,完成相关任务,理解绘本内容。
应用实践:朗读绘本后,讨论 “Do you always follow the rules in your life?”,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的规则遵守情况。
迁移创新:学生选择制作海报、讲故事、写信等方式,向他人传递规则重要性,将规则知识内化为行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
四课时教学循序渐进,从规则感知、深入学习、巩固知识到内化运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强化规则意识,实现语言能力与规则素养的双提升。
(四)实践任务创新设计,促进素养提升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实践与反思,能够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笔者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 “脚手架”,促使其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
本单元教学目标如下:树立意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体验语言的使用,同时也唤醒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一系列的交流合作、自主表达的活动中,驱动孩子们规则意识的内化和文明行为的外显。落实行动:指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运用规则语言的同时,养成遵守规则习惯,做一个遵守规则的文明人。形成态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规则,拓展语言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为设计行为标识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借鉴,同时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交际和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孩子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因此,单元实践任务整体目标如下:
1.模仿朗读Cartoon time和Story time。(基础性任务)
2.正确认读字母t和d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基础性任务)
3.借助语言支架表述我们应该遵守的公共规则与秩序,同时引导他们共同遵守秩序。(选择性任务)
4.用绘图的方式介绍完成不同公共场所的规则标志,回答Big question,形成规则意识,并呼吁他人共同遵守规则。(综合性任务)
分课时实践任务安排如下:
Period 1(Lead - in & Cartoon time)
1.必做任务:学生需阅读并模仿表演 Cartoon time 内容,还要找出更多含字母 “t” 和 “d” 的单词。通过这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对字母发音的掌握。
2.选做任务:为学校一些场所设计美观的规则标识,促使学生将所学规则知识与实际场景结合,发挥创意。
Period 2(Story time)
1.必做任务:阅读并表演 Story time 内容,完成关于规则的调查。在表演中锻炼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调查则加深对规则的认知。
2.选做任务:阅读或复述与学校规则相关的故事书,并向他人讲述这些规则,拓展阅读的同时强化规则传播。
Period 3(Wrap - up & Assessment time)
1.必做任务:阅读并复述绘本内容,绘制公共场所图并谈论规则,让学生把规则意识延伸到公共生活场景。
2.选做任务:阅读更多关于规则的绘本,进一步拓宽对规则的认识。
Period 4(Review & Extended reading)
1.必做任务:复述 Cartoon time 和 Story time 内容,选择一种方式(制作海报、讲故事、写信)向他人传达规则的重要性,实现知识巩固与规则意识传播。
2.选做任务:在前述基础上深化对规则的理解与表达。
整体来看,本单元进行任务设计时注重系统且分层,从知识学习到实践运用,再到意识传播,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英语综合素养,各课时任务紧密围绕单元目标,既有基础巩固,又有拓展延伸与创意实践,助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动教学创新的关键路径。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School rules单元为例,旨在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总结归纳切实有效的策略,为英语教师实践新教材教学提供范例。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主要通过多维路径激活课堂活力,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系统搭建架构,有力确保教学有序推进;实践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设计趣味活动与创新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本单元的实践证明,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既收获知识,又发展思维、涵养品格。未来教学中,教师需持续深耕主题内涵,优化教学策略,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素养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颜娜君.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5,(03):123-126.
[3]许剑.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PEP《英语》五(上)Unit 6 In a nature park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4,(27):43-44.
[4]张马飞.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的阅读融合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25,(09):35-36+45.
[5]俞晓燕.主题意义探究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4,(3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