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融合路径探析
——基于PEP教材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创新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教学变革的核心动力。本文以小学英语(PEP 版)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语言习得规律,系统分析 AI 技术在语音训练、情境交互、个性化学习、评价反馈四大核心环节的应用路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如智能语音测评、AI 虚拟助教、自适应学习平台等),提出“技术赋能—情境重构—数据驱动”三维融合模型,并针对当前融合中的教师技术素养不足、资源适配性低、伦理风险等问题,提出分层培训、校本资源开发、人机协同等解决方案,为小学英语教育智能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英语;PEP 教材;融合路径;个性化学习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而语言学科因其技能训练属性成为AI 落地的优先领域。小学英语(PEP 版)作为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存在三大痛点:
学生差异大:城乡学生听说能力差距显著(2023 年教育部调研显示,农村校口语达标率仅 52% )
情境缺失:传统课堂缺乏真实语言交互环境∙ 评价滞后:教师难以实时跟踪个体学习轨迹
1.2 AI 技术教育应用优势
o 薄弱点:推送PEP 配套微课(如第三人称单数专项) 兴趣点:扩展英文绘本/动画(Lexile 值匹配)
4. 动态调整:每单元更新学习路径图
案例:人教版 AI 助学平台“智慧学伴”在浙江省 30 所小学的应用表明,实验班期末口语优秀率( (≥85 分)达 41.2% ,较对照班高 19.7%
三、融合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
3.1 主要挑战

二、AI 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
2.1 语音训练智能化:从机械模仿到精准反馈
∙ 应用场景:
∘ PEP 三年级《Unit 3 Look at me!》面部词汇跟读 o 六年级《Unit 4 Then and now》时态句型朗读
∙ 技术路径:

案例:
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引入“腾讯英语君”,学生发音错误率下降 37% (2022 年区级实验报告)
2.2 情境交互沉浸化:从静态教材到动态体验 PEP 教材主题与 AI 情境映射表:

实践效果: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VR 情境课堂数据显示:学生情境对话参与度提升至 98% ,目标句型使用频次增加 2.3 倍
2.3 学习路径个性化:从统一教学到精准供给
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闭环:
1. 学情诊断:通过作业分析、课堂应答记录知识图谱
2. 能力画像:标记听说读写四大维度能力值(如:发音B 级/词汇量 600)
3. 资源推送:

3.2 解决路径三维融合模型构建:

具体策略:
1. 教师发展:o 开展“AI 工具工作坊”(如科大讯飞教研平台实操)o 建立“人机协同”备课模式:教师设计主线任务,AI 生成分层练习
2. 资源开发:o 构建PEP 教材 AI 资源库(按单元匹配动画/游戏/测评)o 开发校本 AI 电子绘本(如《AI’s Trip to Beijing》)
3. 伦理保障:o 数据采集遵循“最小化原则”(仅存储必要语音片段)o 建立学校-企业-家长三方数据监管协议
四、结论与展望
人工智能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本质是以技术重构语言习得生态:
短期目标:
∙ 构建“AI 助学三角模型”(精准诊断→个性供给→成效反馈),实现减负增效
∙ 长期愿景:
通过情感计算、脑机接口等技术,创建“无边界英语习得环境”,使语言学习从“知识获取”转向“能力生长”
实践建议:
1. 教育部门应加快制定《小学AI 英语教学应用指南》
2. 学校需建立“AI 教研共同体”,避免技术应用碎片化
3. 企业开发需坚持“教育性优先”,杜绝娱乐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余胜泉.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 电化教育研究, 2021(01).
3. Hwang G. J., et al. Vision, challenges, roles and research issues of AI in educ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 2020.
4. PEP教材AI 资源开发项目组. 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实践白皮书[R].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