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民国时期南笼匪祸的影响
摘要:1922年春,袁祖铭“定黔”成功。刘显世因不甘被逐出贵阳,故让其家族不断招兵买马,甚至去招引广西散军土匪入黔,以此来扩充自己的实力。而袁祖铭之父袁干臣则想和桂匪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使其接受改编归顺于自己,利用他们来扩充实力,与刘氏家族抗衡。这便导致了桂匪在南笼县城肆意洗劫,抢劫钱财、掳掠妇女。这次匪祸给南笼的政治、经济以及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关键词:民国时期;南笼县城;桂匪
一、民国时期南笼匪祸产生的原因
南笼匪祸是发生在民国时期贵州省南笼县的一起匪祸事件,是当时军阀统治时期贵州最大的匪祸。主要是刘袁矛盾和军阀统治混战下的产物①。其中贵州军阀兴义系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
袁祖铭因王文华在自己立有战功而又不重用自己的情况下,只能出走上海另谋出路②。袁祖铭来上海后,王文华担心他是为了实施什么计谋,于是派人暗中监督袁祖铭。而袁祖铭到达上海后想办法脱险,并安排其亲信何厚光找机会暗杀王文华。事情安排妥当后袁祖铭就偷偷前往北京,何厚光则联系其南笼同乡张俊民。最后,王文华在上海一品香饭店门前被刺身亡。王文华被刺杀,导致黔军群龙无首,形成了五旅争权的割据混战局面,袁祖铭便逐渐的成为黔军的军心所向。
袁祖铭到达北京后,投靠北洋军阀政府靳云鹏,得到了他的拨款资助,并于1921年春在湖北武昌成立了“定黔军指挥部”,任袁祖铭为总指挥。最终袁祖铭于1922年3月进入贵阳,靳云鹏任命袁祖铭为贵州省长。刘显世被赶出贵阳并不打算就此放弃,还妄想重新把贵州政权掌握在手。于是刘显世就前去投靠唐继尧,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同时,也命其家人在兴义积极扩充实力。4月5日,刘盛唐前往匪穴与匪首联系,承诺一经编制,匪首们均可升官发财③。
二、民国时期南笼匪祸的经过
刘端裳部撤离南笼县城后,袁干臣组建的一连保安营也离开南笼到西北乡清乡,当时的南笼县城防守空虚。4月16日,1500余人的桂匪从坡脚、贞丰两路先后进驻南笼县城。一路由刘盛唐引领从广西过册亨的板场、板蚌,最先抵达南笼,并驻扎在南笼城外的万寿宫。还有一路则是从广西百乐过册亨、贞丰,也在同一天下午到达南笼,他们分别驻在城内外的民房、客栈和寺庙中。县城的官绅各界都出来欢迎桂匪的到来,当天还在团防局设宴为“招安军”各匪首接风洗尘,还拿出4只猪分送给匪兵当晚餐,由袁干臣、县知事胡尧年等人相陪,约定第二天邀请各匪首一起开会商量编制的方法。袁干臣事后也发电报给彭汉章,要他想办法在安顺编制这帮土匪④。
4月17日早晨,南笼县的省议员朱徽五等人去省里开会,袁干臣则去送行。当袁干臣十点钟回到团防局时,本县的士绅蒙同之赶来告知袁干臣,根据桂匪的各种行为来看,他们可能会给南笼带来灾祸。不久,枪响数声,1000多名土匪便开始对南笼县城进行烧杀抢掠,给南笼带来了该县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匪兵全员出动把南笼县城每个城门关闭,对南笼县城进行烧杀掳掠。他们挨家挨户的去劫掳妇女,不论其贫富和年纪大小,都被拉到其居住的地方关押。当天夜里,被关押在万寿宫的数百名妇女被桂匪蹂躏时其哭喊声充满无助与绝望。
4月18日,桂匪们裹挟袁干臣以及南笼妇女近千人,携带所得财货离开南笼县城,向南盘江方向前进。桂匪急于退回匪巢,沿途不断的鞭打和驱赶人群,10多里路的人流中,呵斥声、辱骂声、哀求声不断。但匪首们认为袁干臣是贵州省长袁祖铭之父,能换得更多赎金。于是桂匪把赎款从1万元提到5万元,最后定要8万元银元,还限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赎金交了才肯释放袁干臣④。
三、民国时期南笼匪祸的影响
(一)匪祸对政治上的影响
袁干臣自云南回南笼后,想通过阴谋来左右刘显潜在盘江八属的行动,希望能将其吞并,为袁祖铭“定黔”扫清屏障。刘显潜则想假借改编的名义,骗取袁干臣和刘端裳军需、枪械,便于他今后招兵买马,图霸南盘江八属,从而与袁祖铭平分秋色。也正因袁干臣和刘显潜想争夺贵州政权,才导致了后面桂匪进入南笼县城,给南笼带来一场浩劫。
1923年2月,唐继尧率滇军第二次入黔,袁祖铭退走四川,刘显世再次担任贵州省长。祸害南笼的桂匪,是当时贵州军阀争夺的对象。也暴露了刘氏和袁氏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后面兴义系军阀内部斗争的加剧。
(二)匪祸对经济上的影响
桂匪在南笼县城进行烧杀抢掠,破坏南笼人民的财产。1922年9月,华洋义赈会派人给南笼发来赈款大洋6000元,其中4881元发给受难人家1051户;拨交善后局补助受难妇女回城的伕车费1000元,但对于当时的南笼来说这一笔微薄的赈款微不足道①。而袁祖铭又另外送其父亲袁干臣24470元,关于这笔巨款的来源,筹饷局局长何厚光在11月给袁祖铭的呈文中报告:“此款由拨入各县税款项下如数扣除,另案报销”①。南笼匪祸后,南笼县善后局又以捐款赎人的名义,让全县人民每户交大洋2至3元,并派人去催收,但所收到的钱却被受难的士绅们所瓜分①。
匪祸所带来的灾难远远不及这些,桂匪洗劫南笼导致南笼县城“城乡失业者3000余户,室如悬磬,嗷嗷待哺”④。过程中死去的人民使得南笼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一直都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要素,会因为其多少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多少,也关系着南笼经济的兴衰。桂匪的残暴行为,也使得大量人口外逃他乡,导致南笼劳动力急剧减少,给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也带来严重的后果。劳动力的减少让田地逐渐荒废,严重阻碍了南笼的农业经济发展。桂匪的抢掠行为更是加深了南笼人民的贫困程度,使南笼人民陷入严重的贫穷境地,农民无力对农业生产进行投资。商人的商业活动也会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进行,商店、铺户中各种值钱的物品都被劫走,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南笼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匪祸对南笼人民的危害
军阀之间的争斗,最后承担其后果的,始终是老百姓。在桂匪离开后,官绅和出逃的难民陆续回城,看到的却是全城家破人亡的惨状,大家都在嚎啕痛哭。逃回家中的人,他们看到的不仅家中已被洗劫一空,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找不到。不仅如此,在筹赎款的过程中,劫后的南笼,又经历了一次搜刮。土匪虽然只抢了南笼县城,遭殃的却是整个贵州人民。而南笼人民所得到的那一点善后款,可谓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在广西被救的南笼妇女,他们受尽折磨和耻辱,回到南笼的她们犹如死后复生,终于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还有受难妇女留在广西,有的被桂匪蹂躏至死,有的在被凌辱后被转卖为奴,还有的被卖到妓院。被难妇女还有的客死他乡,有的被土匪所杀,有的因为疾病死去,或是在交战中中弹还有自杀死去的不下70余人。桂匪给南笼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心里面的创伤,这些痛对于他们而言是无法抹平的,将伴随着他们的下半辈子,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痛。
参考文献:
[1]龙尚学,房健.南祸始末[J].贵州文史丛刊,1981,(第4期).
[2]龙尚学,陈翰辉,房健.袁祖铭家族百年史[J].贵州文史丛刊,1982,(第1期).
[3]贵州省安龙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龙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05.
[4]蓝小乡.安龙县壬戌浩劫的片段[J].政协安龙文史资料(上),2009.12.
[5]袁干臣.附:南祸纪略[J].贵州文史丛刊,1981,(第4期).
[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通志审判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7]贵州省兴义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兴义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09.
[8]黔桂省界瓯脱插花[Z].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档案全宗M8-1-3029.
[9]王文章.民国时期滇黔交界处插花地与匪患问题研究[J].金田,2011,(第12期).
[10]王尧礼.乐嘉荃日记述略[J].贵州文史丛刊,2022,(第1期).
[11]熊宗仁.南笼匪祸[J].黔西南州文史资料选辑(5),1985.
[12]姚兰图.民国前期贵州土匪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