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提升中的研究
摘要:高校党建是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不断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高校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高校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提升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去,以期实现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实效提供更多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党建“双创” PDCA循环 党建工作质量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1】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于推进全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是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责的战略要求。
本研究基于PDCA循环管理工作模式在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的运用,以期实现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实效提供更多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
一、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提升的理论内涵
2018年5月23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7 月3日,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既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又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2】7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指出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通过培育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开展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以点带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进而推动全国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全国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二、PDCA循环管理工作模式的阐释
PDCA 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首先提出的,后被质量管理先驱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采纳,并在修正后进行宣传、运用,获得普及,所以又称为“戴明环(Deming Cycle)”。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基本程序,共分为四个阶段:Plan(计划)—确定目标、制定工作计划;Do(执行)—按照既定目标进行实施;Check(检查)—对照预期目标检查执行情况;Action(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PDCA循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运行不是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在每一次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对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符合要求的结果赋予标准化;不符合要求的结果及时分析修正并进入下一次循环,且确保每一次循环的起点都高于上一次循环的起点,逐步实现整个体系运作效果的阶梯式提升。
三、PDCA循环在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的应用
PDCA循环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它不仅可以适用某个产品或项目,也适用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全面提升也可按照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去实现。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设计整个建设周期的工作流程。
(一)计划(P)阶段
建立目标任务,既要达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的建设目标,又要完成引领带动,推动党组织全面进步、党建质量全面提升的建设任务。
(二)执行(D)阶段
根据各级党组织示范创建的标准进行实施,“培育创建‘党建示范高校’,要着重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等出成果;‘党建标杆院系’,要着重围绕破除‘中梗阻’现象、抓好党建重点任务落实等出成果;‘党建样板支部’,要着重围绕严格‘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方法等出成果。”【3】
(三)检查(C)阶段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好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围绕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及时对工作建设进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找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方案,为下一步的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依据。
(四)处理(A)阶段
处理(A)做为PDCA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周期内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深入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纳入下一循环的工作部署中;对过程中好的工作经验、培育成果、创建成效要及时进行总结凝练,并加以宣传。
四、基于PDCA循环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实践路径
用PDCA循环模式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以促进党建质量不断提高,必须解决好政治建设、制度保障、组织建设等关键性问题。
(一)突出政治建设,把牢政治方向
提升党建“双创”工作成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党委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将思想理论学习作为核心工作任务来推进,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固本铸魂、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推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引领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信仰。各级党组织要全面提高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转化为推动党建“双创”工作的重要思路和举措,将重实效、抓质量内化为党员干部群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贯穿于党建目标规划、制度设计、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
(二)健全组织机构,激发组织活力
提升党建“双创”工作质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健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针对提升党建“双创”工作质量,各基层党组织应建立领导小组,整合党建工作资源、明确职责分工,对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等职能作用,严格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为党建“双创”工作提供健全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形成提高党建“双创”工作质量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大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提高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扩大基层民主,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去,充分激发党员自身潜能和优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组织工作整体提升。
(三)完善制度体系,构建质量评价标准
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的工作程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是党建“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以提高党建“双创”工作质量为目标,把准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构建务实可行、符合基层党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如监督检查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及成果推广运用制度。
建立党建“双创”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用标准化的原理,将党建“双创”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实施步骤、评价方法等进行固化,凝练为清晰明确的质量评价指标。如根据党建“双创”工作目标任务,可以将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三个部分计划(P),即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实施工作(D)。对领导班子建设重点考察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干部选报任用、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有关报告、出国(境)证件管理等;对基层党组织重点考察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及换届、班子队伍建设、民主评议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党员发展及党组织关系管理等;对党员教育培训主要考察党费收缴使用、党员联系群众、培训教育、奖惩情况及党员考核等。对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检查党建“双创”工作质量,评价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在检查(C)过程中,要结合相关制度,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检查评价。最后根据各方面评价进行赋值和后续工作处理(A)。将评价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对于结果是好和较好的工作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成果凝练并做好宣传工作,对结果是一般和差的工作要进行分析、列出整改清、明确整改时限。
五、结语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效融合,杜绝出现“两层皮”现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PDCA循环各个环节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将党建工作与个人发展、组织发展、高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建立符合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建设思路,和有助于优化创建周期内的质量管理流程,从而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2]习近平: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讲话[N].
[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R].
作者简介:王茜 性别 :女 籍贯:辽宁大连,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6年5月,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