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工作来看,五育融合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势,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所以,在现阶段,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就应做到五育并举,全方位发展,积极建设健全性的评价体系,使教学的开展面向着学生的全面化、多元化发展,给学生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评价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建设的策略,期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五育并举;教学;小学教育
评价是教育实施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元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评价体系,学生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教育活动在实施中更趋完善。所以,在目前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五育并举,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有效地解决传统评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1.我国中小学“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估制度建设的现状
(1)评估制度不够全面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在建立小学评估体系时,并未与五育相结合,未以五育为评估指标,形成完善的评估,所建立的评估体系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发挥评估的价值与功能。例如,对于学生来说,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不完善的,不充分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目前,小学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的标准和内容比较单一,如果仅仅局限在成绩上,以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等对应的评定方式,更注重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在一些服务类、文体类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影响到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让学生沉浸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而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和成长的空间。[1]
2.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小学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建设
(1)顺应时势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而“五育并举”的评估体系则是衡量“五育并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新时代,五育融合要求教育工作在开展的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成长。目前,“五育并举”已成为每个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所以,在目前阶段,在小学教育中,针对五育并举,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首先,可以很好地贯彻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突出评价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多管齐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2]
(2)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评估的认识严重不足。在评估的过程中,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为目标。在新时代,随着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只有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给学生更大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在小学教育中,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积极构建,可以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限于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在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的探索,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
3.以“五育并举”为目标的小学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建设策略
(1)强化制度设计,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进五育并举,建立完善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强化顶层设计,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合力,从而提高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效果。在传统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都不重视评价工作的开展,致使评价工作在开展中缺少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撑,评价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目前阶段,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使考核制度能够更好地形成。比如,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必须以价值引领和政治引领为基本原则,以德智体美劳五大板块为基础,将综合评价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研,召集优秀教师和教育骨干,结合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与五育相结合,积极构建完善性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关于综合评价的评分、整理、查验、记录、公示的体系。在评价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就应当有效地进行宣传,将学生、班委、教师、班主任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做到最大限度地实施,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后续的评价制度可以很好地执行,切实强化顶层设计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首要步骤。[3]
(2)明确评估内容,建立评估系统
在顶层设计完成后,教师应结合评价体系,有效地规划评价内容。在设计评价内容时,必须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合理设置不同的模块,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使评价的价值和效果得以最大化。比如,首先应设置好评价的元素,将五个元素分别设置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效地明确评价的元素,从而有效地评价学生在五育中的发展。其次,每个要素的内容应各不相同。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与学科的古诗积累、课外阅读、写作、写字、课文欣赏、课外拓展等相结合,使不同模块的内容得到有效执行,将学科素养和内容与评价元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炼精选,最后结合学科及年级对不同的考察内容进行确定。第四,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了具体的评估。分等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例如,在“怡情”版块中,在美术方面,我们可以将 A级的学生设定为不同的评分,A级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在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画面更加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作品;等级 b可以积极参与活动,课前做好准备,可以感知并表现颜色和造型,可以比较丰富的画面等等,以此来构建评价的内容。
(3)确定考核对象,建立考核制度
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估时,评估对象是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评价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接受教师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不能真正发挥出评价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目前阶段,还应对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从最初的单一的教师评价逐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家长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老师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占据主动,对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可以将学期总评和每月一评有效地结合起来,从全面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在五育中的行为习惯和学科素养。月评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反馈,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就可以抓紧时间,积极地进行加强练习,有效地申请二次或三次素养考级,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怡情”与“启智”的评价中,不仅要从学科角度来评价学生,还应融入学习品质、学科人文、学科美学等多种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与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可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的评价方式个性化。例如,可以以学生自身艺术素养发展为基础,定期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发展项目,确定发展目标,如艺术特长、体育特长。在期末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所学项目进行考核,并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自主评价,使学生真正实现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4.总结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促进五育融合为目标,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全面发展,凸显教育价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李源.完善“家校协同发展”落实“五育并举”的实践路径[J].智力,2023(16):21-24.
[2]贾霞,王涛.五育并举 德育为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家长,2023(15):40-42.
[3]陈明晓.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0):70-73.
[4]满令怡.五育并举,创建幸福校园——“双减”背景下,马步中心小学教育改革掠影[J].江西教育,2023(18):82.
作者简介:姓名:张雪 性别:女 出生年:1988.02 民族:汉族 籍贯:吉林德惠 职务:教职称:一级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作者名:张雪 单位名: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单位所在城市:德惠市 邮编:1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