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数学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同时,融合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服务。因此,探究心理健康与初中数学的融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数学;情绪管理
引言: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备受瞩目。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数学动力不足、学生数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之间的脱节等。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融合,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以情绪管理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相对较为枯燥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此,情绪管理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方面的帮助。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规范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减缓自己情绪,如何在压力下保持镇静和冷静,以及如何正确地处理冲突和压力等情绪问题的方法。这些情绪管理技能不仅对数学学习有帮助,而且对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所学到的情绪管理技巧。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避免情绪对学习的干扰。最终,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有效地掌握情绪管理技能,优化学习状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时,学习函数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函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天赋,无论是在数学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之后教育学生如何利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来应对挫折和困难。在引导学生学会设置函数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同时教育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处理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学习数学时,避免沉迷于单一的学习任务,适当进行休息和锻炼。同时教育他们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心理健康。
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针对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课程,在心理成长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发展。为了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情景模拟中,要求学生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来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并竭力为他们提供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还需要在生活中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供练习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在校内或社区中集体开展某种活动,鼓励他们采取合适的方法应对突发事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和有趣,从而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勾股定理是一个需要逻辑思维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逐渐养成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情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乐观、自信,克服挫折和困难。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等,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以学习成长为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相互支持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态度与优良思想品质。其实,学习数学的过程并不单纯是数字的摆弄,更涉及涉及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塑造自信心与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他们更好地、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数学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反而成为一种有趣的乐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也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得了更好的成绩。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时,学生应该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不要将因式分解看作难以克服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掌握相关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压力或考试压力,教师可以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建议,让学生感到受到关心和支持。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例如请教老师或寻求同学的帮助。
结语: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合理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帮助,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和数学教学的融合,应该注重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8(24):75-76.
[2]赵军.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158.
[3]顾小妃.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2):97-98.